[实用新型]具有封装结构的水冷式励磁线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7785.2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H0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安纪平;张 昱 |
地址: | 215638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封装 结构 水冷 式励磁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振动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式电动振动台的具有封装结构的励磁线圈,其性能稳定,安装可靠。
背景技术
电动振动台的励磁方式是通过环状绕制的励磁线圈绕组实现,由于励磁线圈在强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热量,目前采用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水冷,水冷式励磁线圈普遍采用空心导线绕制,在空心导线内通入冷却水,进行降温,以保证励磁线圈绕组的正常工作性能。水冷励磁线圈的通用结构为空心导线盘绕成单个平面螺旋盘后,上下叠加而成,每个平面螺旋线圈盘的内圈拼接或连续绕制的无接头连接,外圈的空心导线端部作为冷却水的出口和入口,同时上下空心导线端串联实现电串联。
由于上述水冷式励磁线圈绕组为多圈绕制的环形线圈盘结构,在作业工程中需要保证其环形线圈盘的稳定结构性能,而电动振动台中励磁线圈的内圈需要设置高频震动的驱动线圈,所以必须采用各种加强方式防止水冷式励磁线圈的盘绕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冷却水的连接和电流的连接稳定性。目前常用的励磁线圈绕组的结构定型方式有缠绕固定体或将各根叠合在一起的励磁线圈进行粘结的方式,也有的采用间隔设置的固定环对励磁线圈绕组进行固定。上述固定结构均存在诸多缺陷,首先,绕制励磁线圈绕组的空心导线裸露设置,容易受损,同时其强电流下很容易因落入杂物引发振动台的台体和磁缸体的漏电;其次,励磁线圈绕组的缠绕结构稳定性差,空心导线一般采用铜导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回复弹力,无法始终保持其最初缠绕完成的励磁线圈绕组结构,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励磁线圈绕组的形变,影响励磁效果;再者,由于空心导心内需要通入冷却水,如果发生轻微的泄漏,将会影响水冷励磁线圈的水电连接安全性,无法实现电动振动台的长期安全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保证水冷式励磁线圈绕组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具有封装结构的水冷式励磁线圈,它较好的解决了电动振动台中水冷式励磁线圈的固定和安装问题,能够有效保证通水通电的稳定性,提高电动振动台的各项试验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封装结构的水冷式励磁线圈,包括盘绕设置的励磁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绕组整体封装在绝缘树脂体内,绝缘树脂体与励磁线圈绕组环状封装,绝缘树脂体的端面设置有冷却水连接出、入口和/或电连接端口。
具体的讲,所述水冷式励磁线圈绕组是由空心导线平面螺旋盘绕后上下叠加结构的环状线圈盘,环状线圈盘外侧的空心导线端为线圈盘冷却水进口和出口,所有冷却水的进口与绝缘树脂体端面设置的冷却水连接入口并联连接,所有冷却水的出口与绝缘树脂体端面设置的冷却水连接出口并联连接,所有环状线圈盘间电串联连接。
所述冷却水连接出、入口均位于绝缘树脂体的同一端面上,冷却水连接出、入口间相隔一定间距,所述冷却水连接出、入口为绝缘树脂体端面上设置的凹孔,凹孔内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空心管,空心管与励磁线圈绕组空心导线端的冷却水进口或出口连接。
所述空心管为导电空心管,所述导电空心管与励磁线圈绕组电串联连接,导电空心管同时用于连接冷却水和电源。
所述绝缘树脂体的外环壁分布设置加厚部,冷却水连接出、入口分别设置在不同加厚部的绝缘树脂体端面上,所述电连接端口也分别设置在不同加厚部的绝缘树脂体端面上。
所述励磁线圈绕组由空心导线绕制而成,所述空心导线外包覆设置绝缘漆或绝缘树脂层。
所述绝缘树脂体的外环壁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绝缘树脂体内嵌装有固定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为金属套筒。
所述固定用组件为单端设置凹孔的金属套筒,或者贯穿绝缘树脂体的加厚部上下端面并双端设置凹孔的金属套筒。
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外壁设置有凹槽结构的固定槽。
该具有封装结构的水冷式励磁线圈通过在现有水冷式励磁线圈绕组外设置绝缘树脂体,将水冷励磁线圈封装在绝缘树脂体中,能够有效保证水冷式励磁线圈绕组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通过在绝缘树脂体上设置相应的冷却水连接出口和入口,以及电连接端口,可以实现冷却水和电的安全稳定接入,保证水冷励磁线圈在工作时的励磁稳定性,消除振动对励磁线圈的负面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7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