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门快速关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8546.9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1/02 | 分类号: | F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 华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门 快速 关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门快速关闭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之一。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锅炉10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所述产生的蒸汽依次通过汽轮机12的汽门,所述汽门包括主汽门13、主调门14、再热主汽门15和再热调门进入汽轮机12并驱动其叶片,使得汽轮机12的转子旋转以带动发电机发电。当电网发生问题或者汽轮机本身发生问题时,要求快速关闭所有汽门,切断驱动蒸汽,使得汽轮机12的转速快速下降,停止汽轮机12的运行。因此,各个汽门在结构设计上要求汽门的关闭速度快。
应用于电厂中的汽轮机的各汽门必须快速关闭才能确保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或汽轮机本身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断进入汽轮机的汽源,即通过快速关闭主汽门、主调门、再热主汽门和再热调门使得汽轮机失去动力,避免超速飞车的事故发生。
在现有技术中,汽轮机的各汽门为采用安全油控制的液压阀门,汽轮机停机时,通过卸掉各汽门的安全油来关闭各汽门,泄油的方式为:汽轮机的电磁阀控制器向安全油主管道上的跳闸装置的跳闸电磁阀发送命令使其打开,从而通过跳闸电磁阀上的细小安全油管道卸掉安全油主管道中的安全油。
但是,由于安全油主管道中的安全油油量大,跳闸电磁阀动作后,安全油经过较长的油管道由跳闸电磁阀卸掉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样将导致汽门关闭缓慢。由于汽门关闭速度慢,在失去负荷时会造成汽轮机超速,导致汽轮机机械损坏,严重时甚至导致汽轮机彻底报废。此外,如果汽轮机超速严重还会发生飞车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其他设备损坏的严重后果。因此,现有技术的关闭汽轮机各汽门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汽轮机的汽门快速关闭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轮机的汽门快速关闭装置,以提高汽门关闭速度,避免由于汽门不能及时关闭而发生的汽轮机飞车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门快速关闭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门快速关闭装置,包括汽门、跳闸装置、与跳闸装置连接的跳闸电磁阀、快速泄油电磁阀和用于向所述跳闸电磁阀和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发送控制命令的电磁阀控制器;其中,所述汽门和所述跳闸装置与安全油主管道连接,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连接到所述汽门上,所述电磁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跳闸电磁阀和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汽门为主汽门,并且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为第一快速泄油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汽门为主调门,并且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为第二快速泄油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汽门为再热主汽门,并且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为第三快速泄油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汽门为再热调门,并且,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为第四快速泄油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汽门包括逆止阀和油动机;其中所述逆止阀的一端连接到安全油主管道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油动机和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连接。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的汽门快速关闭装置,能够有效地快速关闭汽轮机的汽门,避免由于汽轮机超速而造成的飞车事故或者汽轮机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门快速关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汽门快速关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门快速关闭装置2包括跳闸装置20、连接在跳闸装置20上的跳闸电磁阀200、汽门、快速泄油电磁阀和电磁阀控制器21,并且所述汽门包括主汽门22、主调门24、再热主汽门26和再热调门28,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包括第一快速泄油电磁阀23、第二快速泄油电磁阀25、第三快速泄油电磁阀27和第四快速泄油电磁阀29;其中所述跳闸装置20的一端连接到安全油主管道202上,另一端通过跳闸电磁阀200连接到电磁阀控制器21上;所述汽门连接到安全油主管道202上;所述快速泄油电磁阀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汽门上,另一端连接到电磁阀控制器2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