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桶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8604.8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重 |
主分类号: | A47K13/14 | 分类号: | A47K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富华;李桂玲 |
地址: | 071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间用的冲水马桶,尤其涉及一种配置在冲水马桶上的马桶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庭、宾馆以及公共场所广泛使用的冲水马桶上配置的马桶盖,一般是由后端铰接在一起的上盖和坐圈组成。这种马桶盖配置在马桶上,上盖和坐圈之间的缝隙、坐圈和马桶之间的缝隙较小,当需要掀开上盖或坐圈用厕时,必须用手指触摸到缝隙,再用指甲嵌入缝隙中向上用力才能将上盖或坐圈掀起,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马桶盖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耳的马桶盖,该马桶盖使用方便、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马桶盖,包括上盖、坐圈,所述坐圈的边缘至少设有一个坐圈提耳,所述上盖的边缘至少设有一个上盖提耳。
所述坐圈的边缘设有两个坐圈提耳,所述上盖的边缘设有两个上盖提耳,所述两个坐圈提耳分别设置在坐圈两侧边缘的中部,所述两个上盖提耳分别设置在上盖两侧边缘的中部。
所述上盖的边缘设有与所述坐圈提耳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上盖提耳设置在所述凹槽槽边上,所述上盖提耳突出于所述坐圈提耳。
所述坐圈的边缘设有两个坐圈提耳,所述两个坐圈提耳分别设置在坐圈两侧边缘的中部。
所述上盖提耳与上盖一体模注成型,所述坐圈提耳与坐圈一体模注成型。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上盖和坐圈上设置了提耳,便于使用者用厕时很容易用手抬起提耳,将上盖和坐圈向上掀起,使用方便、卫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马桶盖包括上盖3和坐圈4,坐圈的边缘设有两个坐圈提耳2,上盖的边缘设有两个上盖提耳1,两个坐圈提耳分别设置在坐圈两侧边缘的中部,两个上盖提耳分别设置在上盖两侧边缘的中部。本实施例中,上盖提耳与上盖一体模注成型,坐圈提耳与坐圈一体模注成型。
本实施例中的马桶盖的上盖和坐圈为上下叠合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马桶盖在使用时,如需要掀起上盖时,仅需提起上盖的两侧边缘中部的上盖提耳中的任意一支即可将上盖掀起,如需要同时掀起上盖和坐圈时,仅需提起坐圈的两侧边缘中部的坐圈提耳中的任意一支即可将坐圈连同上盖一同掀起。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坐圈提耳和两个上盖提耳,可以适应使用者的左右手使用习惯。
实施例2:
参见图3、图4,本实施例中,坐圈4的边缘设有两个坐圈提耳2,两个坐圈提耳分别设置在坐圈两侧边缘的中部,上盖3的边缘开有与坐圈提耳2相对应的两个凹槽,上盖提耳1设置在凹槽槽边上,上盖提耳1突出于坐圈提耳2。本实施例中,上盖提耳与上盖一体模注成型,坐圈提耳与坐圈一体模注成型。
本实施例中的马桶盖的为上下叠合结构,且上盖边缘包合在坐圈边缘上,本实施例中的马桶盖在使用时,如需要掀起上盖时,仅需提起上盖的两侧边缘中部的上盖提耳中的任意一支即可将上盖掀起。本实施例中,由于上盖提耳突出于坐圈提耳,形成上盖提耳与坐圈提耳呈阶梯分布,使用者很容易触摸到上盖提耳,将上盖掀起。如需要同时掀起上盖和坐圈时,仅需提起坐圈的两侧边缘中部的坐圈提耳中的任意一支即可将坐圈连同上盖一同掀起。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坐圈提耳和两个上盖提耳,可以适应使用者的左右手使用习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重,未经李文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俯仰功能的硅片盒平台
- 下一篇:晶片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