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旁路脱硫系统的电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8618.X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2 | 分类号: | B03C3/02;B03C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 华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旁路 脱硫 系统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的无旁路脱硫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旁路脱硫系统的电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燃煤电厂的无旁路脱硫系统的特点在于不设置烟道旁路、烟气换热器和增压风机。当机组运行时,锅炉1产生的烟气穿过电除尘室2,经过除尘处理后,进入脱硫系统的吸收塔3脱硫,再经由循环水冷却塔4直接排入大气。此种无旁路脱硫系统从结构上保证了机组产生的烟气的完全脱硫。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含有粉尘颗粒的气体,在通过接有高压直流电源的阴极(又称电晕极)和接地的阳极板之间所形成的高压电场时,由于阴极发生电晕放电而被电离。此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负电的气体离子向阳极板运动,并且在运动中与粉尘颗粒相碰,使尘粒带负电。荷电后的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也向阳极运动,到达阳极后,放出所带的电子,尘粒则沉积于阳极板上,而得到净化的气体则被排出除尘器。
在结构上,电除尘器内部由壳体所围成的一个气流的通道空间被称为室,一般电除尘器设计成单室,有时也将两个单室并联在一起,称为双室电除尘器。沿气流流动方向将各室分成若干区,每一区有完整的收尘板和电晕极,并配以相应的一组供电装置,称每个独立区为收尘电场。供电装置通常包括升压变压器和整流器。升压变压器是将工频380V或220V交流电压升到除尘器所需的高电压,通常工作电压为50-60kV。整流器将高压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目前都采用半导体硅整流器。
如图2所示,假定现有技术中的无旁路脱硫系统的电除尘系统为双室五电场四通道的设计。即,电除尘系统分为两个电除尘室5,每个电除尘室有两个通道6。每个通道6沿气流流动方向被分成五个区:每一区有完整的收尘板和电晕极,并配以相应的一组升压变压器7和整流器8,称每个独立的区为电场9。
由于没有旁路,因此脱硫系统与机组风烟系统就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在锅炉运行期间,当一段母线出现故障时,电除尘系统将有同一个电除尘室的两个通道因失电而退出运行。机组将由于脱硫系统原因而跳闸,造成机组的非计划停运。而根据电除尘系统中电场的具体条件限制,同一电除尘室内需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电场同时运行,才能确保无旁路脱硫系统正常工作。
对于上述问题,也可采用多路不同电源同时供电的方法解决,例如以电除尘电场为单位,每一电场连接一路电源或者每两电场连接一路电源等,但造价相对增加过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旁路脱硫系统的电除尘系统,可避免因一段供电母线的故障而造成机组停运。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无旁路脱硫系统的电除尘系统,所述电除尘系统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多个供电装置和多个电除尘室,所述每一电除尘室包括多个通道,所述每一通道分为多个电场,所述每一电场包括收尘板和电晕极,所述电晕极通过供电装置与电源连接,每个电源至少为同一通道中的两个电场供电。
优选地,一路电源为同一通道中的前两个电场供电,另一路电源为同一通道中的其余电场供电。
优选地,两个电源交替为同一电除尘室中的多个电场供电。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升压变压器和整流器。
优选地,所述电除尘系统包括两个电除尘室。
优选地,所述每一电除尘室包括两个通道。
优选地,所述每一通道分为五个电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只需更改各高压控制柜出线电缆就可避免由于某一供电通道的故障而造成的至少一个电除尘室的电场全部失电,进而避免造成机组的非计划停运。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参考以下附图:
图1示出了无旁路脱硫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除尘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除尘系统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除尘系统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除尘系统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电除尘系统的电源3B失电时运行电场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5中的电除尘系统的电源3A失电时运行电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