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电致变色的柔性薄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8784.X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瑞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300000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电致 变色 柔性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于玻璃上的柔性薄膜,具体地说是一种贴于玻璃上可电致变色的柔性薄膜。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已被各国政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加以重视。在建筑、交通工具等领域,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更是日新月异,其中就出现了在建筑门窗、交通工具上使用的调光玻璃。这种玻璃不但能够调节可见光透过率,还能有效减小红外光线的透射,以提高夏季制冷以及冬季采暖效率,从而达到一定的节能环保效果。不仅如此,通过调节透光率还能起到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但是现有的这种调光玻璃由于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成本高、容易破损、不易安装运输等缺点使其很难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从而很难推广。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一种汽车用防眩薄膜,其是双表面由外至内均包括柔性透明基底层、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在电致变色层与对电极层中间夹设有电解质层。此种设计可根据光线强弱调节薄膜颜色,起到一定的防眩功能。但此种设计的缺陷在于双电致变色层不仅使生产成本相应增加,而且变色强度大,颜色强硬不柔和,容易导致变色深浅不易控,故障率高等情况,视觉效果不好。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目前急需一种变色效果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运输安装且不易破损的柔性薄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一种变色效果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运输安装且不易破损的贴于玻璃上的可电致变色的柔性薄膜。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电致变色的柔性薄膜,其包括两层柔性透明基底层、两层透明导电层;该两层透明导电层均设有引出电极,该引出电极连接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两层透明导电层内夹置有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和离子储存层。
上述柔性薄膜的最佳层间顺序依次为:柔性透明基底层、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离子储存层、透明导电层和柔性透明基底层。
本实用新型在两透明导电层内夹置有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和离子储存层。当选择离子储存层,使用者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时,该层不产生颜色变化,只是起到离子储存与释放的作用,电致变色层发生变色,并可进行可逆调解。当使用者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时,离子储存层储存与释放相应离子,电致变色层发生变色,并可进行可逆调解。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玻璃表面的贴膜,如建筑物玻璃贴膜或汽车等交通工具玻璃贴膜。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致变色,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控制电压对薄膜进行变色的分级调节,改变光线透射率,真正做到分级可控变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现了当前对新材料能起到节能环保作用的要求,还具备很好的安保功能。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设计层薄小巧,显色、消色过程均可分级可控调节,给人们视觉效果柔和,变色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装运输方便,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电致变色的柔性薄膜,其双表面由外至内均为柔性透明基底层1、透明导电层2;该两透明导电层2均设有引出电极3,该引出电极3连接控制系统(图中未示);所述两透明导电层2内夹置有电致变色层4、离子导体层5和离子储存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瑞,未经孙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ZigBee的塔机自动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磷光体对反蛋白石的气相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