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固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8871.5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4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罗彤彤;吴萌;王俐;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01F5/02 | 分类号: | B01F5/02;B01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固两相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固两相混合过程中,普遍存在出现干粉团的现象。尤其是固体胶粉和水等液体混合时,由于固体胶粉粘度高、易溶于水,在进入液相时,极易出现胶粉在水中结团的现象,严重影响到胶粉进一步溶解和粘度释放。为了克服干粉团现象,技术人员研制出各种改进类型的混合装置。应用上述混合装置,在实际配制过程中,预先计算好液固两相各自的用量,然后采取不均匀吸入,甚至是胶液循环的方式来达到混合效果。但这些混合装置虽然解决了胶粉结团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到调节胶粉的添加比例这一问题,使得胶粉的添加比例很难得到准确的控制,存在以下缺陷:
1、混合过程中,不能控制固体胶粉的添加比例;
2、混合过程中,不能保证固体胶粉的均匀加入,胶液循环的方式增加了能源消耗;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液体循环带粉、出现喷嘴堵塞现象,导致混合过程中断,必须人工清洗,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固混合装置,使固体料均匀的与液体混合,达到液固均匀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固混合装置,包括进液管、与该进液管连接的射流管、与该射流管同轴线设置的吸料管、与该吸料管一端连接的具有外锥面的喷嘴,其中,该喷嘴位于该射流管内并与该射流管之间形成有环缝,该进液管的外壳固定设置有螺母,该吸料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该螺母,该吸料管与该螺母构成丝杠螺母副。根据加料量要求调节喷嘴与射流管之间的环缝,进而调节吸料管内的负压来控制固体料的吸入量,使液固能均匀混合。
进一步地,为了根据进液管的实际流量调整给料的速度,进而控制固体料的添加比例,液固混合装置还包括由变频电机控制的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吸料管连有螺母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射流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渐缩的吸入室、渐缩的喉管、渐扩的扩散室。喉管使吸入料被迅速带到扩散室,没有滞留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吸入室锥面的角度β为20°~60°。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外锥面角度的范围为大于0°至小于等于所述吸入室锥面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外锥面与所述喉管入口处之间环缝的间隙范围为大于0至小于等于25mm。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与该吸料管螺纹连接。
由上述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1、通过调节喷嘴与喉管入口处之间环缝的间隙可以调节吸料管内的负压进而来控制固体料的吸入量,再通过调节给料装置可以控制固体料的供给量,实现了固体料定量和均匀的加入,不产生结块,不需要固液反复多次循环,达到节能降耗、消除结块的效果;
2、液固混合装置结构简单,喉管的渐缩设计使吸入的固体料被迅速带到扩散室,没有滞留现象,从而解决了喷嘴堵塞问题,能达到长期使用免维护的效果,简化操作;
3、液固混合装置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固体粉状物料在液体中的混合过程,如石油、天然气、化工、食品、印染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液固混合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液固混合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频电机,2、给料装置,3、螺母,4、进液管,5、吸料管,6、喷嘴,7、射流管,8、连接管,21、进料口,22、出料口,41、进液管外壳,71、吸入室,72、喉管,73、扩散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液固混合装置,广泛适用于各种固体粉状物料在液体中的混合过程,尤其是固体胶粉和水等液体混合。本实施例中,以胶粉和水混合作为指导性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8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