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触发装置及HID灯在审
申请号: | 200820109142.1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3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平;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41/288 | 分类号: | H05B41/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镇勇 |
地址: | 1000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触发 装置 hi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触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触发装置及HID灯。
背景技术
HID(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电光源,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接近理想光源(如日光)的色温,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工商业及影视舞台照明等多种场合。
现有技术中,典型的HID灯启动时的伏安特性如图1所示,在灯触发后,灯电流下降,端电压上升,呈现负阻特性,需要在供电电网和灯之间接入一个电子镇流器来限制灯启动时的冲击电流。
电子镇流器的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PFC电路为典型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提高输入端的功率因数;DC-DC变换器为Buck型降压电路,保证灯的平稳启动以及为灯的稳态工作提供恒功率控制;DC-AC变换器为全桥逆变电路,为了抑制灯高频工作时的声谐振,输出一个低频的交流方波功率信号来驱动HID灯。
在HID灯启动时,需要用触发器在灯两端施加一个幅值很高的触发电压,使灯中填充的气体电离放电。
现有技术中的电感式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交流信号加到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对第六电容C6快速充电,当第六电容C6的电压达到气隙开关SG的击穿电压时,气隙开关SG导通,第六电容C6和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组成串联谐振电路,由于谐振频率很高,第五电容C5相当于短路,第二变压器T2的副边产生的高压全部加在灯泡的两个电极之间,使气体电离放电,实现灯的触发。当开关S断开时,触发电路不工作,电子镇流器输出一个低频恒功率信号实现HID灯的稳态工作。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第一变压器T1工作在低频状态,电感式触发器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在对体积和重量有特殊要求的中小功率等应用场合,其庞大体积和重量限制电感式触发器的应用。此外,当开关S受到干扰多次动作时,灯会出现多次触发,这会加速灯的两个电极的电离损耗,减少了灯的工作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体积小,且工作状态稳定的电子触发装置及HID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触发装置,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原边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原边串联有第一电容,且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原边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构成谐振电路,所述谐振电路设有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连接有开关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HID灯,该HID灯连接有上述的电子触发装置。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触发装置及HID灯,由于电子触发装置的第一变压器的原边串联有第一电容,并构成谐振电路,谐振电路设有电子开关,电子开关连接有开关控制芯片,电子开关可以由芯片输出的高频脉冲信号控制开关状态,进而实现对触发器触发状态的控制。重量轻、体积小,且工作状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HID灯启动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镇流器的电气原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感式触发器的电气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触发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触发装置第一级等效电路原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触发装置第二级等效电路原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触发装置简化的第二级等效电路原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触发装置第三级等效电路原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触发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接收电压信号并耦合到副边;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将电压信号的能量逐级传递到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并有第二变压器T2的副边输出触发电压。
具体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串联有第一电容C1,且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与第一电容C1之间构成谐振电路,谐振电路设有电子开关Q,电子开关Q连接有芯片IP,芯片IP通过输出高频脉冲信号控制电子开关Q的开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