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造轻质闭孔泡沫陶瓷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9154.4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严建华;崔素萍;李智丰;邹玉林;李建国;陈沫;王亚丽;张志龄;张宗莲;王会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慧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轻质闭孔 泡沫 陶瓷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轻质闭孔泡沫陶瓷的模具,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质闭孔泡沫陶瓷,广义上包括不同温度烧成、玻璃相含量不同的各种轻质闭孔泡沫无机材料。轻质闭孔泡沫陶瓷具有吸水率低、化学稳定性好、质量轻、保温等特点,在保温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具有一定强度的水上漂浮材料也出现了需求,闭孔轻质泡沫陶瓷正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在泡沫陶瓷材料制造过程中,泡沫块体体积的增大无论对于保温材料还是对于水上漂浮材料均有很大的意义。但传统的泡沫陶瓷烧成过程中,由于泡沫体本身为良好的隔热材料,因而泡沫陶瓷退火过程时间很长,不仅影响泡沫陶瓷的产量,也对泡沫陶瓷的规格的扩大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资料检索,申请号为200620102968.6、名称为一体式泡沫玻璃发泡模具的专利申请是一种泡沫陶瓷模具,该模具将模具底部和侧壁连成一体,侧壁和底部有一个稍大于90°的角,有利于发泡后的泡沫玻璃从模具中取出。但此模具没有涉及在泡沫陶瓷内部加强传热,所以其烧成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模具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内部带有陶瓷管的模具,以便在泡沫陶瓷内部形成可促进导热的孔腔,加强泡沫陶瓷烧成及其退火过程中的传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模具包括底板、围护板和内置盖板,底板、围护板和内置盖板围成了模具的内腔,空心的内置管设置在内腔内。其中:底板和围护板之间为能够拆卸的活动连接;底板和内置盖板与内置管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内置管通过底板和内置盖板上的通孔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的底板与围护板之间的活动连接具体为:在底板的边缘设置有台阶,围护板设置在该台阶的内侧,并且与台阶之间留有1mm~2mm的距离。
所述的底板底部的通孔为由台阶和孔组成的台阶孔,内置管的侧壁置于台阶上,内置管的空心部分与孔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内置管为由氧化铝或陶瓷或耐火材料制成的空心管。
本实用新型和以往的泡沫陶瓷及泡沫玻璃的模具相比,其技术上本质性的改进是在模具内腔设置了可加强导热的陶瓷管,通过加强泡沫陶瓷烧成尤其是退火冷却过程中的传热,可缩短泡沫陶瓷的烧成时间,起到降低泡沫陶瓷烧成能耗的效果,为制造大规格泡沫陶瓷创造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底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填装块的形状示意图1
图5填装块的形状示意图2
图中:1、底板,2、内置管,3、围护板,4、内置盖板,5、模具,6、台阶,7、孔、8、第一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为一种可以用来烧制轻质闭孔泡沫陶瓷的模具(从广义上讲包括各种温度烧成的泡沫玻璃和泡沫陶瓷),该模具以耐火材料为底板1、围护板3和内嵌盖板4形成模具内腔,并在内腔中内置耐火材料管或陶瓷管促进泡沫陶瓷烧成过程中的传热。
本实施例通过内置管中轴线的剖面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模具包括底板1、内置管2、围护板3和内置盖板4。底板1、围护板3和内置盖板4围成模具内腔,内置管2置于模具内腔内。其中:底板1和围护板3之间为能够拆卸的活动连接。底板1和内置盖板4与内置管2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内置管2通过底板1和内置盖板4上的通孔与外界相连通。
模具的底板1可为堇青石-莫来石板材或碳化硅板,其结构如图2所示,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台阶型结构,设置在底板1边缘的第一台阶8的高度为2~4mm。围护板3可由耐火板组成,也可为耐火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围护板3置于底板1上,围护板3底部外廓和底板1的第一台阶8的内侧面的距离为1~2mm。
底板1上还设置有台阶孔,该台阶孔有台阶6和贯穿地板的孔7组成,孔7的直径与内置管2内径相差2~4mm,台阶6的直径比内置管外径大2~4mm。
内置盖板4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比由围护板3构成的内腔小2~4mm,内置盖板4上孔的直径比内置管2的外径大2~4mm,内置管2穿过内置盖板4上的孔与外界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验用真空转鼓式聚酯固相聚合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生活污水快速净化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