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自动跟踪和蜂窝复合油封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9157.8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利军;何立东;廖甘标;张强;游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慧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自动 跟踪 蜂窝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调式自动跟踪和蜂窝复合油封,属于轴端油封装置,主要应用于电机。
背景技术
轴承的密封装置是为了阻止灰尘、水、酸气和其他杂物进入轴承,并阻止润滑剂流失而设置的。密封可分为接触式及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密封常用毡圈油封、唇形密封圈、密封环。非接触式密封分为:隙缝密封、甩油密封、曲路密封。
接触式密封的优点是密封效果好,一般用于静密封。对于一般中型普通电机根据工作状况一般采用非接触式密封。但非接触式密封的缺点就是密封效果不好,存在轴承室微漏油现象,需要定期为轴承室补充润滑油。特别是当中型电机为保证轴承润滑良好,必须在轴承室中保持一定油压,以保证润滑油的循环使用,这样非接触式密封的效果就很差,漏油量会加大。而且电机两端轴承室中泄漏的润滑油必须严禁流入电机绕组,否则绝缘电阻降低,会导致电机烧毁。因此严格意义说来电机轴承室的密封必须严格。
目前,电机中的轴端密封,多采用毡圈式接触密封,使毡圈与主轴接触,达到密封的目的。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毡圈式密封的效果会逐渐降低,并且有效时间达不到一般工况的要求,不得不频繁的更换密封圈,或使机器泄漏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电机轴端密封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自动跟踪和蜂窝复合油封,该密封装置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油封技术与蜂窝密封的结合,形成可调式自动跟踪和蜂窝组合式密封,能够有效地解决油、油雾、水等介质的泄漏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完整地力学链和特殊的结构设计,保证密封盖中的可调式自动跟踪齿与转动部件之间无间隙运行;自动跟踪齿可以自由地前后移动,这样既满足了运行过程中的真实工况情况,又能满足静态时的需求,将动态和静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级密封1.1和第二级密封1.2,所述的第一级密封1.1包括油挡外环A2.5、嵌入在油挡外环A2.5内的蜂窝密封和高分子密封;蜂窝密封包括固定连接的蜂窝带2.1和基体环2.2,蜂窝带2.1的蜂窝形表面向着电机轴,基体环2.2和油挡外环A2.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高分子密封包括圆环形的高分子密封圈和弹簧,高分子密封圈由多个圆弧形密封齿组成,每相邻两个圆弧形密封齿之间为搭接连接,每个圆弧形密封齿均通过弹簧与油挡外环A2.5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级密封设置在第一级密封与机壳之间,第二级密封包括油挡外环B4.3、嵌入在油挡外环B4.3内的高分子密封圈和弹簧,高分子密封圈的结构与第一级密封中的高分子密封圈结构相同,其中的每个圆弧形密封齿均通过弹簧与油挡外环B4.3固定连接;油挡外环A2.5和油挡外环B4.3固定连接,油挡外环B4.3与机壳1.8固定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密封腔1.7,在密封腔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孔4.2。
在机壳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级密封,第三级密封包括油挡内环5.2、高分子密封圈和弹簧,高分子密封圈的结构与第一级密封中的高分子密封圈结构相同,其中的每个圆弧形密封齿均通过弹簧与油挡内环5.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针对油封的特点以及工况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结构,具体如下:
1)在油封外侧使用蜂窝密封技术。虽然蜂窝密封已经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汽轮机领域,但其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阻尼减振特性,而此处利用的是其较好结构强度,可以承受很高的压力,这样可以承担一部分密封两侧的压力差,减小压力对下一级的接触式高分子密封齿的挤压,增强密封效果,若此处没有蜂窝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将会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而且蜂窝壁厚很薄,如果蜂窝密封与转子碰磨,首先磨损的是蜂窝密封,对转子没有伤害;
2)采用无间隙密封技术。第二级密封的高分子密封圈不是传统的整圆结构,而是将密封圈分为多个圆弧,即圆弧形密封齿(自动跟踪齿)。每个圆弧形密封齿之间采用过盈搭接结构,每个圆弧形密封齿与密封环基体之间装有小弹簧,装配的过程中将弹簧压紧,这样每个圆弧形密封齿就都与转轴形成无间隙密封,每一部分圆弧形密封齿都可以自由的前后移动,当转动部件在半径方向前进量为1mm,密封齿在半径方向退让量即为1mm;当转动部件在半径方向后退1mm,密封齿在半径方向前进1mm,这样可以有效补偿运行中圆弧形密封齿的磨损量,确保任何工况下圆弧形密封齿和转动部件的间隙始终为零;
3)圆弧形密封齿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具有耐高温、良好的自润滑性能、耐腐蚀、耐油、耐老化、耐磨损、不损伤对磨件等优点。
与现有的发电机轴端密封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1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管道用快速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脚趾护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