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9161.4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2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通嘉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M1/725;G01S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无线网络 盲区 移动 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无线网络的测试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日益丰富,但是外出旅游、地下或者会场布置等场合,基于GSM或者CDMA等通信模式的信号可能不被基站覆盖,致使个别用户间无法通信,或者信号不好,这就需要不同的运营商分别进行大量的网络信号测量工作。就算是不同运营商进行合作,也还是需要带着笔记本电脑,在外带4个测量终端(分别支持移动GSM网络、联通GSM网络、CDMA网络和最近的TD网络),还需要携带卫星定位仪(GPS)以确定当前检测的位置,需要几个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同时携带多个这样的移动通信终端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不方便的。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985185A,发明名称为“定位移动终端”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根据两个基站之间信号,检测当前位置信号质量的方法,该方式就如同上述不足指出一样,针对于不同类型网络或者不同运营商的网络,需要携带多个通信终端和计算机进行检测,并且无法知道当前位置不利于分析准确定位网络盲区。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435956A,发明名称为“评估通信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方法”,该方案公开了如何检测链路状况,决定传输速率的方法,而该方法依然存在如同上述的不足。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140699A,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车载GPS终端的线路检测方法”,该方案公开了一种在公共汽车上安装GPS实现交通道路的监控和管理,该方案虽然用到了GPS定位,并具有无线网络通信方式,但是其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效果不同。
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被合并于此,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多个通信终端检测不同网络盲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提供了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多个通信单元,处理器,GPS单元,所述GPS单元和多个通信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串口相连接,所述多个通信单元向所述处理器传送不同网络的信号,由所述处理器计算所述信号质量,由GPS单元测定当前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信号质量和位置信息进行存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还包括对讲机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的串口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再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将通信单元接收的信号传递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一预定的信号强度启动或者关闭所述对讲机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另一个进一步的方面,还包括摄像头,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处理器对摄像头进行初始化,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并向所述处理器传递所述视频数据,由所述处理器处理该视频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另一个进一步的方面,还包括指纹扫描单元,所述处理器与指纹扫描单元相联接,所述指纹扫描单元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传送给所述处理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另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通信单元包括GSM通信单元、CDMA通信单元、TD-SCDMA通信单元中的两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同时检测不同网络的信号质量,能够快捷的实现检测与定位同时进行,并且采用对讲方式与外界进行通信,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试无线网络盲区的移动通信终端,用于缩小检测终端的体积,减少检测终端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通嘉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通嘉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1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网络测控的IP传感器
- 下一篇:红外线干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