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电流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9393.X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董震;潘新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震;潘新愿 |
主分类号: | G01R15/04 | 分类号: | G01R15/04;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300171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流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线路中使用的高压电流传感 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流电流互感器主要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属于特殊变压器的一种。主要由线圈、 铁心、外壳、引线和绝缘构件组成。通过不同匝数比的线圈组,将大电流转换为可测量的 电流。由于变压器、电机的工作特性所决定,存在测量范围窄、量程内误差非线性分布、 体积庞大等缺点,特别是对地绝缘处理困难,导致使用、维护复杂、寿命短、原材料消耗 巨大,同时也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火灾隐患。
新近开发出的应用“偏振光在电场中产生相位变化”原理的“无源光电式电流互感器”。 由于偏振光学晶体加工难度大,导致批量生产时产品的一致性差、调校技术复杂,精度与 电磁式互感器没有改观,价格昂贵。
“Rogowski空心线圈原理”电流互感器。Rogowski空心线圈原理提出伊始就是为了开 发电流互感器,但由于电压信号动态范围大、功率小、稳定性差,故未广泛应用。由于技 术进步,可对信号进行动态补偿,但全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受原始信号影响大,差强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精度高、量 程宽、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的高压电流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电流传感器,包括高压 部分和地面接收部分,所述的高压部分通过专用光缆连接地面接收部分,所述地面接收部 分将信号通过电缆传输给监控系统;所述的高压部分包括高压线上的传感器部分,所述的 传感器部分包括信号采集、中央处理控制模块,所述的信号采集、中央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有载流电阻和光电转换电路;所述的地面接收部分包括数据处理、协议转换模块,所述的 数据处理、协议转换模块连接有光电转换电路和信号输出接口。
所述的信号采集、中央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有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协议转 换模块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
所述的载流电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所述的载流电阻采用空心结构。
所述的信号采集、中央处理控制模块、光电转换电路、电源管理模块设置在所述载流 电阻的空心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概括为:
1)测量精度高,参数多,量程宽,直接采用数字化技术。除可测量传统电流互感器 测量的电流参数外,系统还可以检测波形、频率、装置内温度参数,还可进行温度系数整 定。精度较传统设备提高一个数量级。单一规格量程可涵盖目前所有同类产品。也可使电 力部门在电能计量方面更精确、更合理、更公平,提高电力部门的管理和经营水平。
2)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安装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与传统设 备相比较,由于体积、重量大幅度减小(由吨级减至十千克级),大量节省了原材料,省 去了安装过程中的起吊作业;由于采用干式结构,省去了体积庞大的陶体绝缘体和变压器 油,安全可靠,大幅度减少了日常巡视的工作量,杜绝了由互感器引起的火灾。
3)由于体积、重量的大幅度缩小和本身的结构特点,大幅度的减少了钢材、有色金 属的材料消耗,省去了加工困难、制造时对环境污染大的陶瓷绝缘塔和绝缘油料,全系统 中除电子元器件和线路板外,绝大部分材料可以方便的回收再利用或在自然环境中毁灭、 分解。在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性能优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量程宽、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使用 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部分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高压部分,101光电转换电路,102信号采集、中央处理控制模块,1021中 央处理控制模块,1022信号采集模块,103载流电阻,104电源管理模块,2地面接收部 分,201数据处理、协议转换模块,202光电转换模块,203信号输出接口,204电源管理 电路,205显示、打印、键盘、鼠标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震;潘新愿,未经董震;潘新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