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张器注射壶置入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9528.2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02;A61M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14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器 注射 置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扩张器注射壶置入钳。
背景技术
扩张器是近30年来医学界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整形外科对人实施手术整形时,通常要把扩张器置入皮下,然后再注射药物进行扩张。通过持续扩张增加皮肤量,以修复病变斑痕的切除后皮肤的缺损。其中,扩张器由扩张器囊、导管、扩张器注射壶组成,扩张器囊通过导管与扩张器的注射壶连接。扩张器的注射壶有正反之分,正面是硅胶,反面是金属片。扩张器的注射壶的形状为圆台形,底面用金属片封闭,顶面与导管相通,顶面紧靠皮肤,金属面底面位于皮下的深部,注射药物从顶面注入。扩张器采用硅胶材料,牵拉、挤压容易损伤。在整形手术中,为了将扩张器注射壶置入皮下,要用镊子推进。有时会将扩张器的注射壶颠倒,即把扩张器注射壶的顶面放到了皮下深部,不能注射药物,需要重新置入,给病人带来痛苦,有时会导致手术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避免扩张器的注射壶在皮下颠倒的扩张器注射壶置入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扩张器注射壶置入钳,包括钳指环、钳锁扣、钳柄、钳关节、钳头,其中,钳指环分别与钳锁扣和钳柄连接,钳关节分别与钳柄和钳头连接,所述钳头为细长钳头,该细长钳头的端部设有一长一短的两个弯曲的钳口。
其中,所述弯曲的钳口与钳头联接处设有斜面。
其中,所述细长钳头为矩形。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钳头端部是一长一短的两个弯曲的钳口,夹住扩张器的注射壶时,短钳口与注射壶的顶面接触,长钳口与注射壶的底面接触,能保证将扩张器注射壶置入皮下的正确位置,避免了扩张器注射壶在皮下颠倒。
2、本实用新型的细长钳头和其一长一短的两个弯曲的钳口,能在皮下控制深浅,便于移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头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住扩张器注射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合上的示意图。
图中,1、钳指环,2、钳柄,3、钳锁扣,4、钳关节,5、钳头,6、钳口,7、防滑齿,8、斜面,9、扩张器囊,10、扩张器注射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扩张器囊置入钳由钳指环1、钳柄2、钳锁扣3、钳关节4、钳头5组成,其中,钳指环1分别与钳锁扣3和钳柄2连接,钳关节4分别与钳柄2和钳头5连接,钳锁扣3上设有扣齿,钳锁扣3分别与两个钳指环1连接,两个钳指环1合上时,钳锁扣3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闭合状态;打开时,只要将钳锁扣3错位即可分开使用。
参见图2,钳头5为细长钳头,形状为矩形。在钳头的端部有一长一短的两个弯曲的钳口6,使用时,将钳口6夹住扩张器的注射壶10,其中,短钳口与注射壶10的顶部接触,长钳口与注射壶10的底部接触,置入皮下时,不会将注射壶10颠倒,能保证扩张器注射壶10置入皮下的正确位置。
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将扩张器注射壶10置入皮下的正确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桶
- 下一篇:电路基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