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坯射钉试验所用示踪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9581.2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军;朱志远;孙齐松;姜中行;王彦峰;李战军;吕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B22D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坯射钉 试验 所用 示踪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行业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连铸坯射钉试验所用示踪环。
背景技术
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为了确定不同连铸工艺条件下连铸坯液芯末端的位置,以便为以减轻连铸坯中心偏析为目的的轻压下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通常都会在不同的连铸工艺条件下进行射钉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一般靠肉眼观察射入到连铸坯的钢钉的位置。由于生产状态下连铸坯表面温度高达950℃,而且热态的连铸坯表面会有氧化铁皮,所以射入到连铸坯的钢钉的具体位置很难辨认,结果就是预留的试验坯的长度比较大,以确保所射入的钢钉在同一块试验坯上,即便如此还是经常会出现所射入的几个钢钉分布在不同坯号的连铸坯上,造成了连铸坯的浪费,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坯射钉试验所用示踪环,解决了所射入的几个钢钉分布在不同连铸坯上所造成的连铸坯浪费、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为螺线圆圈,螺线圆圈的层数为5—6层,相邻两层之间保持3-4mm的距离,大的螺线圆圈嵌套小的螺线圆圈,螺线圆圈彼此相连不中断,所构成的示踪环直径在90—100mm之间。
示踪环由45号碳钢钢丝组成,钢丝的直径为2.8—3.2mm,制成的示踪环为直径为90—100mm的圆环。
连铸生产过程中射钉部位连铸坯表面温度一般在850—950℃之间,而且考虑到对连铸机辊子的影响以及出连铸机后热态连铸坯表面示踪环的可辨认性,对射钉试验中所采用示踪环的钢丝材质、直径及示踪环的大小进行了选择,如果钢丝的直径太小或制成示踪环的直径太小或钢材太软都会导致其在热态连铸坯上经辊子压轧后不易辨认,最终确定示踪环采用直径为2.8—3.2mm的45号碳钢钢丝制成,示踪环为直径为90—100mm的圆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射钉试验时射钉部位连铸坯表面温度一般在850—950℃之间,而45号钢的熔点为1400℃,所以在热态连铸坯上根据示踪环的位置可以容易地确认射钉的位置,使得在热态连铸坯上钢钉位置的确定变得的简单易行,同时也减少了连铸坯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A—A向的剖视图。其中,钢丝1,d为两圈螺线圆圈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该示踪环为螺线圆圈,螺线圆圈的层数为5—6层,大的螺线圆圈嵌套小的螺线圆圈,螺线圆圈彼此相连。
图2为本发明图1A—A向的剖视图。其中,钢丝1,d为两圈螺线圆圈间的距离。相邻两圈螺线圆圈间的距离d为3—4mm,所构成的示踪环直径为90—100mm。示踪环由45号碳钢钢丝制成,钢丝的直径为2.8—3.2mm。
在射钉前将示踪环放于连铸坯上,然后进行射钉,射钉后再在连铸坯上放置一个示踪环,这样射入的钢钉肯定位于两个示踪环之间,因此在热态连铸坯上根据示踪环的位置很容易确定钢钉的所在的大致范围,根据两个示踪环的位置可以进行试验坯的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