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完井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9911.8 | 申请日: | 200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裴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洪进 |
地址: | 10010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水平 注采井完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领域,尤指一种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完井结构。
背景技术
水平井由于比直井有更高的产量和其它优点在油气田开采中广泛应用。水平注采井既可以用于采油或天然气,也可以用于注水或注蒸气或其它驱替介质以将待采油或天然气驱到采出井周围,当它被用于采油或天然气时则被叫作采出井;当它用于注水或者注蒸气或者注其它驱替介质时则被叫作注入井,合起来称为注采水平井。
从提高水平井开采效果出发,水平井的开采需要对水平井的水平段实施分段控制注采流量开采。流量可以是从地层流到井中的产出流量,也可以是由井中流到地层的注入流量。现有技术对水平井的水平段实施分段控制注采流量是用封隔器加控流管柱的方法,一类封隔器加控流过滤器(控流过滤器是能控制流量大小或可以开关流量的过滤器)的方法,还有封隔器加其它控流管柱的方法。下面以封隔器加控流过滤器的方法为例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谈的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是指井水平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0~20度,并且采用控流过滤器的注采井。
如图3所示,现有的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完井结构,包括:井壁1和控流过滤器2,井壁1由上升段4和水平段5组成,井壁的水平段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20度,控流过滤器2位于井壁的水平段5内并与井壁1固定连接,控流过滤器2与井壁1之间沿轴向夹设有若干个环形封隔器6将控流过滤器2与井壁1之间的空腔划分成若干段环空7。
当上述注采井用于采油或天然气时,油或天然气通过井壁进入环空内,再进入控流过滤器被采出。当上述注采井用于注入水或蒸气或其它驱替介质以驱动采油井附近的油或天然气时,是通过控流过滤器、环空和井壁注入到地层中,以将油或天然气驱动到采出井周围。
上述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完井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该注采井完井结构,由于其中的环形封隔器本身价格高而且安装难度大,在现有技术中,每口注采井完井结构内的环形封隔器的数量不会太多。因此,采用环形封隔器进行封隔的注采井的各段空腔长,通常为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由于每段流通的空腔过长,每段空腔内地层的渗透率等差别大,可能对采出井空腔内有的段在出水,有的段在出油、出气不便于通过控流过滤器进一步分段控制。对注入井空腔内有的段注入速度快,有的段注入速度很慢,也不便于通过控流过滤器进一步分段控制。最终影响油气田的采收率。
2、该注采井完井结构,由于其中的环形封隔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失效或损坏情况,如果出现失效或损坏情况,封隔器则起不到封隔的作用。
3、该注采井完井结构,其中的井壁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形,在井壁发生较大变形的注采井中,环形封隔器无法应用。
综上所述,由于现有的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完井结构存在上述问题,申请人曾考虑在井壁和控流过滤器之间填充砂子或陶粒,以解决水或气在井壁和控流过滤器之间的空腔内的轴向窜流问题。但是在水平注采井中填充砂子或陶粒难度大,存在填充不实的问题,达不到防止水或气的轴向窜流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实现、完井成本低、轴向防窜流功能强的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完井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完井结构,包括:井壁和控流过滤器,所述井壁由上升段和水平段组成,所述井壁的水平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20度,所述控流过滤器位于所述井壁的水平段内并与所述井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过滤器与所述井壁之间的空腔内充满有玻璃质的空心颗粒。
为了避免理解上的混淆,特此对玻璃质的含义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质的含义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形成过程如玻璃的形成过程一样,从熔融冷却形成,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步增大而硬化,而不结晶的材料。
所述玻璃质的空心颗粒为燃烧后形成的粉煤灰中的空心珠。
所述玻璃质的空心颗粒为人造空心玻璃球。
所述玻璃质的空心颗粒的密度为0.5~1.8g/cm3。
所述玻璃质的空心颗粒的粒径为30~1000um。
所述控流过滤器与所述井壁相螺接或通过悬挂封隔器与所述井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式温度与压力一体化高精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封边式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