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液芯片、吸液芯和板式集成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9932.X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7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洪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116023辽宁省大连市沙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吸液芯 板式 集成 热管 | ||
1、一种吸液芯片,用于设置在集成热管中形成具有毛细能力的吸液芯, 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水平叠置钎焊连接成所述吸液芯的金属薄片;所述 金属薄片上设置有用于导引冷凝液回流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上呈矩阵 状布设有多个所述孔,所述孔的形状为长条状,且相邻列之间的孔错开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上呈弯 折回线状布设有一个所述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上成行 布设有多个所述孔,所述孔的形状为长条状,且各所述行倾斜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的一侧 或两侧表面上还敷设有焊料层。
6、一种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钎焊连接在集成热管中的吸液芯 片,所述吸液芯片为设置有孔的金属薄片,所述孔从所述吸液芯的一端连通 至另一端,用于导引冷凝液回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中还填充有吸附 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为金属材 料的纤维毡。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片 的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吸液芯片水平叠置且相互钎焊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邻近的两片吸液芯片 为第一吸液芯片和第二吸液芯片;所述第一吸液芯片上呈弯折回线状布设有 一个所述孔,所述孔呈纵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吸液芯片上呈弯折回线状布 设有一个所述孔,所述孔呈横向弯折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吸液芯片上的 所述孔的个数为多个且相互独立,邻近的两片吸液芯片之间的孔至少部分重 叠,各所述孔在各所述吸液芯片之间保持连通,且从所述吸液芯的一端连通 至另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邻近的两片吸液芯 片为第一吸液芯片和第二吸液芯片;所述第一吸液芯片上呈矩阵状布设有多 个长条状的所述孔,长条状的孔呈纵向设置,且相邻列之间的孔错开一距离; 所述第二吸液芯片上呈矩阵状布设有多个长条状的所述孔,长条状的孔呈横 向设置,且相邻行之间的孔错开一距离;所述第一吸液芯片上的每个长条状 的孔与所述第二吸液芯片上的至少两个长条状的孔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邻近的两片吸液芯 片为第一吸液芯片和第二吸液芯片;所述第一吸液芯片和所述第二吸液芯片 上分别成行布设有多个长条状的所述孔,各所述行倾斜一角度,且所述第一 吸液芯片与所述第二吸液芯片的行倾斜方向相反。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吸液芯片的一 侧或两侧还敷设有焊料层。
1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14所述的任一吸液芯的板式集成热管,包括 扣合形成密封腔的第一板状壳体和第二板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 状壳体的内壁上水平焊接有所述吸液芯;在所述第二板状壳体的内壁和所述 吸液芯之间焊接有支撑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式集成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 构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之间也焊接有所述吸液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板式集成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 件为重叠设置的金属片,且各所述金属片间具有一间隙;所述金属片上设置 有用于流通蒸汽的通道孔;各所述金属片垂直钎焊连接在所述吸液芯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板式集成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 件由弯曲成折线状的金属片构成,弯曲的折线边钎焊连接在所述吸液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洪武,未经杨洪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9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称重传感器及使用其的磅秤
- 下一篇: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