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立方氮化硼摩擦搅拌焊接搅拌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9958.4 | 申请日: | 200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印红羽;彭晓芙;林增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07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立方 氮化 摩擦 搅拌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搅拌焊技术领域,是一种组合立方氮化硼摩擦搅拌焊接搅拌头。
背景技术
1991年英国焊接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新型固态连接技术,其特点是,在摩擦焊接机的主轴上安装一个高速旋转的摩擦搅拌焊接的旋转工具(亦称摩擦搅拌头,它由凸针柱体和轴肩构成),由于摩擦搅拌头与焊接焊缝金属合金的高速摩擦而发热,致使焊缝附近金属合金材料高温软化,搅拌头代动处于热塑性流变的缝焊合金材料被搅拌,随着搅拌头沿焊缝方向平行移动,被热搅拌的焊缝合金逐渐凝固,使焊接在非熔化状态下被本身合金材料所缝合。
这种新的焊接技术有别于传统焊接技术在于:钎焊、电弧焊、激光焊均以在焊缝处外加熔化的钎焊合金或用高能量使焊缝合金熔化而实现焊接。这种传统的焊接技术主要存在问题在于对一些合金材料因熔化而无法实现焊接,或焊缝强度脆弱,而且焊件形变大。
现用摩擦搅拌头存在的问题:从上述摩擦搅拌焊接技术原理可知,摩擦搅拌头是实现该焊接技术的关键。它应有如下性能:<A>有足够的高温强度。<B>有足够的高温耐磨性。<C>与高温软化的被焊接材料有尽可能低的粘连性。
目前在用的摩擦搅拌头均为单体的高速钢、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及立方氮化硼等制成,前三者耐高温有限,且高温耐磨性差,而后者难以加工成型成不同结构的搅拌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立方氮化硼摩擦搅拌焊接搅拌头,它采用高红硬性、高耐磨性的立方氮化硼为搅拌头工作材料,使搅拌头可以在更高温度下工作;它的红硬性可达到1500℃以上,有极佳的高温高耐磨性,而立方氮化硼与一般金属合金的亲和力差,可有效地克服搅拌头与软化金属合金的粘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立方氮化硼摩擦搅拌焊接搅拌头,它包括有一个与摩擦搅拌焊机主轴连接的柱体,在所述柱体的轴向端面上凸出有轴肩,在轴肩的上端面中部设有凸出的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在轴肩上端面内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的四周设有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
所述的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在轴肩的上端面呈长短均匀放射状排列。
所述的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的上端面与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之间的夹角a在90°~8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它采用高红硬性、高耐磨性的立方氮化硼为搅拌头工作材料,使搅拌头可以在更高温度下工作。
2、立方氮化硼由易成型的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和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拼接组合而成,使搅拌头的结构可以按摩擦搅拌焊的工作特点而较随意设计,克服单体立方氮化硼成型的困难。
3、采用粉末冶金技术(热压或烧结)成型,用有更高温高强度合金,并确保组合立方氮化硼搅拌头的成型并能在较高温度下工作。
4、本实用新型采用高温高压获得的立方氮化硼聚晶为原料,它的红硬性可达到1500℃以上,有极佳的高温高耐磨性,而立方氮化硼与一般金属合金的亲和力差,可有效地克服搅拌头与软化金属合金的粘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组合立方氮化硼摩擦搅拌焊接搅拌头,它包括有一个与摩擦搅拌焊机主轴连接的柱体4,在所述柱体4的轴向端面上凸出有轴肩3,在轴肩3的上端面中部设有凸出的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1,在轴肩3上端面内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1的四周设有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2。
所述的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2在轴肩的上端面呈长短均匀放射状排列。由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1、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2与柱体4共同组成本实用新型搅拌头。
所述的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2的上端面与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1之间的夹角a在90°~80°之间。本实施例的夹角a是85°,当夹角a选在小于90°大于80°之间时,使摩擦搅拌焊接时软化的金属包容在轴肩3的夹角a内,形成理想的摩擦搅拌焊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柱体4、立方氮化硼聚晶针柱体1及立方氮化硼聚晶条体2采用粉末冶金技术(热压或烧结)成型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