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格栅固定结构及具有该格栅固定结构的除湿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0518.0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51907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 固定 结构 具有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格栅固定结构及具有该格栅固定结构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除湿机由于在导流圈与接水盘之间有蒸发器与冷凝器需要固定,所以采用螺钉进行装配。通常,将螺钉直接进行装配,从而很难对准螺钉孔和螺钉,并且容易损坏蒸发器与冷凝器,严重了影响生产装配和维修等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致力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作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格栅固定结构,该格栅固定结构能够容易地使螺钉孔自动对位,从而可容易地拧入螺钉。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格栅固定结构,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连接部和固定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连接部和固定部的一个上设置有定位凹部,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定位凹部相对应的定位突起。优选地,定位突起为定位柱,定位凹部为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除湿机,其包括格栅、接水盘以及格栅固定结构,格栅固定结构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连接部和固定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连接部和固定部的一个上设置有定位凹部,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定位凹部相对应的定位突起,并且连接部设置于格栅的相对两侧上,固定部设置于接水盘的相对两侧上。
优选地,定位突起为定位柱,定位凹部为定位孔。
优选地,连接部为突出于格栅的相对两侧的翼部。
优选地,固定部为突出于接水盘的相对两侧的突出部。
优选地,连接部和固定部上的定位凹部和定位突起均相对于格栅对称地设置。
优选地,格栅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翼部,每个翼部上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凹部或定位突起。
优选地,格栅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翼部,每个翼部上均设置有两个定位凹部或定位突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格栅固定结构及具有该格栅固定结构的除湿机,在经过定位孔导向后,螺钉孔可自动对位,从而可容易地控入螺钉。因此,方便快捷地实现了对格栅的6个方向进行全面的定位,且容易固定蒸发器与冷凝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维修效率。
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附图中:
图1是具有格栅固定结构的除湿机的立体示意图,为清楚起见,去除了一些部件。
图2是将图1中的格栅从接水盘上拆除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除湿机的格栅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除湿机的接水盘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参照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包括格栅110和接水盘120。具体地说,图1和图2分别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其中图1示出了格栅110与接水盘120装配好后的立体图,图2则示出了格栅110从接水盘120上拆除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为清楚起见,去除了一些部件。
为了将格栅110固定于接水盘120上,该除湿机设置有格栅固定结构100。
格栅110的相对两侧上设置有翼部113。优选地,定位孔111和螺钉孔112设置于相应的翼部113上。在对应于接水盘120的高度位置处,格栅110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翼部113。相应地,为了装配的方便,接水盘120设置有与翼部113相对应的突出部123。
每个翼部113上均设置有定位孔111和螺钉孔112。相应地,接水盘120的突出部123上设置有分别与定位孔111和螺钉孔112相对应的定位柱121和螺钉柱122。
优选地,每个翼部113上的定位孔111和螺钉孔112在数量上相等,并且在位置上对称。例如,每个翼部113上可以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11和一个螺钉孔112。或者,如图3所示,每个翼部113上可以均设置有两个定位孔111和一个螺钉孔112。
下面,参照图1-4描述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格栅固定结构100将格栅110安装于接水盘120上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0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性离子化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冷却水热能利用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