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循环换气的气垫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1409.0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8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游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文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7/08 | 分类号: | A43B17/08;A43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换气 气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关于一种可循环换气的气垫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结合于鞋子鞋垫内,提供鞋子内部空气流通,保持鞋内部干爽,同时兼具有吸震缓冲的作用的气垫。
背景技术
穿着鞋子除了美观外,主要目的为保护足部,避免行走时直接与地面接触遭受异物刺伤等情形发生,而鞋子除了保护足部外,也越来越重视舒适性,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在鞋底增设气垫的结构,通过气垫结构提升行走时鞋底的缓冲效果,使足部行走时更为舒适。
在相关的先前专利前案文献方面,如台湾公告号第M271427号,名为“循环换气的鞋体气垫结构”新型专利案,已初步揭示关于缓冲与循环换气的技术。虽然上述专利具有缓冲效果,但其扁平状的气囊结构实际充气量小,在足部踩压过程中缓冲效果有限,并且其出气量少,气体能到达鞋垫中段甚至前段处的出气量非常少,因此所谓的循环换气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垫换气效果不佳地问题,提供一种可保持鞋内空气流通的气垫结构。
本新型的可循环换气的气垫结构,是将气垫体设于鞋垫底部,所述气垫体具有气囊及连接于气囊的出气管及进气管,其中气囊具有充气空间,气囊设有出气孔及进气孔,在出气孔及进气孔内分别结合设有出气管接头及进气管接头,该出气管接头与进气管接头内分别容置有在出气管接头与进气管接头内活动的珠体,且出气管接头与进气管接头分别连接出气管及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气囊内大容量的充气空间的设置以及气囊进气与出气结构巧妙的设计,加上气囊具有高弹力压缩性,因此出气量大且强,可导通至每一支管,并将气体传送至鞋垫气孔,使鞋内具有气体循环效果,且足部于踩踏之间气囊即自动补充外界空气,气囊压缩之间也提供足部的缓冲效果,达到保护足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实施压缩的出气状态示意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实施充气状态示意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垫体结合设于鞋垫底部的示意图一;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垫体结合设于鞋垫底部的示意图二;
图7所示是显示气垫体设于鞋内的进、出气状态示意图;
图8所示是显示气垫体设于鞋内的进气状态示意图一;
图9所示是显示气垫体设于鞋内的进气状态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气垫体;11-气囊;111-出气孔;112-进气孔;12-充气空间;13-出气管接头;131-珠体;14-出气管;141-支管;142-缺口;15-气孔;16-进气管;17-进气管接头;171-凸部;172-珠体;2-鞋垫;21-导槽;211-气孔;22-凹槽;10-鞋;102、103-对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做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循环换气的气垫结构,是将气垫体1设于鞋垫2底部,在鞋垫2底部设有导槽21及凹槽22,可供气垫体1设置其中。
该气垫体1具有气囊11及连接于气囊11的出气管14及进气管16,其中气囊11呈半球体,具有充气空间12,气囊11设置于鞋垫2的凹槽22内,气囊11前后设有出气孔111及进气孔112,且出气孔111与进气孔112内分别设置有出气管接头13以及进气管接头17。
该出气管接头13内容置有珠体131,珠体131在出气管接头13内活动,以使气囊11内的空气只能由出气管接头13流出,且不让空气由出气管接头13进入气囊11,而进气管接头17内容置有珠体171,且进气管接头17内在靠近气囊处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部172,以使进气管接头17只能允许空气流入气囊11,且不让气囊11中空气由进气管接头17流出。
该出气管接头13以及进气管接头17分别连接有出气管14及进气管16,其中出气管14于连接出气管接头13的一侧,设置有一缺口142,且出气管14为设置于鞋垫2导槽21内,出气管14具有一定长度,其长度依照鞋垫2长度而设,出气管14并进一步设有支管141,出气管14与支管141上均设有气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文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文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SIP协议的医疗互动咨询系统
- 下一篇:排水吸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