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易修飞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1579.9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0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喜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喜仁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1300吉林省大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行车配件,具体的是一种自行车后轮的飞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既可以做交通工具,又可以用做锻炼身体的器材。在我国自行车的使用更为广泛。自行车在使用中,其后车轮的飞轮磨损较快,特别是它的千斤顶更容易损坏。一旦它损坏,自行车就完全不能行驶,所以它的作用十分重要。长期以来使用的自行车飞轮都是在外圈的内沿设有棘齿,在内圈外沿设有千斤顶齿,该顶齿由一个弹力件支撑。这种结构有一个较大的弊病,就是难以修理。一旦要修理它,就必须将自行车后轮卸下,并将飞轮拆开,才能进行修理。所以修理起来十分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自行车易修飞轮。在飞轮修理时不用拆卸后轮和飞轮,使飞轮的修理变得十分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自行车易修飞轮,由外圈、内圈、千斤顶齿、滚珠和档圈组成,其整体构造与现有的自行车飞轮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的外周缘设有棘齿,在所述外圈的内沿设有至少二个千斤顶齿的顶齿槽,在每个顶齿槽内设有一个千斤顶齿,在每个顶齿槽底部设有一个与外圈齿间相通的柱形孔,在柱形孔的外口处设有一个封盖,柱形孔内设有一个压簧,该压簧将千斤顶齿压入内圈的外周缘棘齿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
所述柱形孔外口处的封盖的截面为一个梯形,外圈的相应处设有一个与封盖相吻合的燕尾槽。
所述柱形孔外口处的封盖还可以做成一个螺丝柱,与设在柱形孔上口处的内螺纹拧固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修理时,只需将封盖取下,就可以对飞轮进行换压簧、清洗、润滑等维修,不用拆卸后轮和打开飞轮。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不增加生产成本,修理十分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施例1)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自行车易修飞轮,由外圈、内圈、千斤顶齿、滚珠和档圈组成,其整体构造与现有的自行车飞轮相同,所述内圈2的外周缘设有棘齿7,在所述外圈1的内沿设有至少二个千斤顶齿的顶齿槽3,在每个顶齿槽内设有一个千斤顶齿6,在每个顶齿槽底部设有一个与外圈齿间相通的柱形孔3.1,在柱形孔的外口处设有一个封盖4,柱形孔内设有一个压簧5,该压簧将千斤顶齿压入内圈的外周缘棘齿内。所述柱形孔外口处的封盖的截面为一个梯形,外圈的相应处设有一个与封盖相吻合的燕尾槽。
实施例2:自行车易修飞轮,所述柱形孔外口处的封盖为一个螺丝柱4.1,与设在柱形孔上口处的内螺纹拧固在一起。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实施例经试用,效果特别好,以前修一次飞轮需要半小时,使用本实施例的飞轮,修理一次只需两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喜仁,未经周喜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帕纸条包包装机的薄膜包封机构
- 下一篇: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