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唤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1614.7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2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晨;张浴月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唤醒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唤醒装置,尤其一种可以根据触控面板的触发来达到唤醒操作系统的唤醒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历经传统键盘(keyboard)、鼠标(mouse)、轨迹球(trackball)、轨迹点(track point)、触控板(touch pad)的开发整合,市售产品为求输入便利,大都把多种输入装置整合在一起,如以往键盘、鼠标、轨迹球或轨迹点并存,这无非是为了提高输入效率及便利性,但随着电子产品设计均以轻、薄、短、小、功能强大为取向,传统的输入装置已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产品上也无空间容纳多种输入装置。
然而,触控面板除了符合可作多层次选择设计要求外,也能同时拥有键盘、鼠标的功能及手写输入等人性化的操作方式,尤其是它将输入装置(inputdevice)与输出装置(output device)整合在一起。因此,触控面板被视为是几种新式输入装置中发展最为成熟稳定的输入输出接口,也成为工业设计者在研发关于显示器时的最佳选择。
从目前非常流行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各式信息家电产品(IA)、笔记本型电脑、移动电话(Mobile Phone)、手持型电脑(Handheld PC)、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都选择触控面板做为其输入装置,即可见其一斑。
对于电子装置而言,如笔记本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等,大部分的供电来源只仰赖于电池,但是电池受限于制作材料、体积、重量等因素而始终不能有所突破。因此,电子装置在闲置(idle)下,通常系统会进入休眠(sleep)状态,以达到省电效果。如果要将电子装置从休眠状态唤醒(wakeup),则需要借助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等产生唤醒信号(图中未示),以唤醒电子装置的操作系统。如图1所示,此图为传统笔记本型电脑唤醒示意图。在图1中,当笔记本型电脑1因闲置而进入休眠状态时,使用者需要按压键盘12或鼠标14,以唤醒笔记本型电脑1的操作系统。
然而,由于触控面板被使用在电子装置的机会越来越多,且未来笔记本型电脑体积越来越小,使用触控面板的机率将远大于鼠标或键盘。因此,使用触控面板来唤醒电子装置的操作方式,实在是现阶段使用者所急切需要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唤醒装置,尤其是一种可以根据触控面板的触发来达到唤醒操作系统的目的的唤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唤醒装置,其连接于触控面板与操作系统,该唤醒装置包括有: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集电极、第一发射极及第一基极,且该第一基极耦接于供应电源,该第一集电极耦接于该触控面板,该第一发射极耦接于参考端。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二集电极、第二发射极及第二基极,且,该第二基极耦接于该触控面板与该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该第二发射极耦接于该参考端,该第二集电极耦接于该操作系统与参考高电压。在操作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下,该触控面板输出触发信号给该第二晶体管,以控制该第二晶体管导通,该导通的第二晶体管送出唤醒信号给该操作系统,用以唤醒该操作系统。
上述唤醒装置中,该操作系统可提供该供应电源给该第一晶体管。
上述唤醒装置还可包括电容器,该电容器耦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集电极与第一发射极之间。
上述唤醒装置中,该操作系统可在休眠状态下,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背光光源关闭。
上述唤醒装置中,该操作系统可在开机状态下,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背光光源开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唤醒装置是根据触控面板使用时所产生的触发信号XY的改变,来达成唤醒操作系统的功能,进而提供使用者简易的触碰触控面板,即可以唤醒休眠中的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笔记本型电脑唤醒示意图;
图2为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型电脑的唤醒操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环境架构方块示意图;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详细电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现有技术:
1笔记本型电脑
12键盘
14鼠标
本实用新型:
2笔记本型电脑
22键盘
24鼠标
20触控面板
23唤醒装置
25操作系统
XY触发信号
TPL_WEKUP唤醒信号
Q1第一晶体管
Q2第二晶体管
Vcc供应电源
G 参考端
C1电容器
Vdd参考高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水机半导体电子双制冷内胆
- 下一篇:一种带有制动器的卷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