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折叠履带式无障碍轮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1842.4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晓东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2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折叠 履带式 障碍 轮椅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折叠履带式无障碍轮椅,属一种在平地和楼梯上都能使用的、专供病残人出行代步和护理的电动无障碍轮椅。
背景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做出之前,病残人所应用的轮椅多是只能在平地上行走的人力或电动的普通轮椅。目前在国内外虽已出现几种用履带在楼梯上运送轮椅的技术,但此种履带体积较大,只能在限定的地点应用,难以外出携带,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利用履带技术解决轮椅上下楼梯的难题,使它既有履带攀越障碍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又可象普通轮椅一样可随身携带、使用,不受场地限制,为病残人的出行护理提供更大方便。
它的结构内容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它的结构是由坐架、靠背架、前轮、后轮、履带和电机构成。
坐架是本实用新型乘坐和部件装配的主体。它的上方设坐垫,两侧设扶手,前下方设脚板和前轮。坐垫下方设底架,底架适当位置上设有蓄电池装配架和前履带伸缩拉杆装配轴,坐架后部两侧设靠背架装配轴孔与靠背架动装。另于坐架适当位置上设前、后两个碰卡齿槽。
靠背架是乘坐者背部依靠的背板框架,又是后轮、履带和电机等主要部件装配的载体,它的中下部设轴孔与坐架后方的靠背架装配孔动装。另在靠背架适当位置设定位卡轴,使其可与坐架上的碰卡前、后二齿槽相互作用,使靠背架与坐架之间可前、后改变一定的角度。另在靠背架适当位置上设履带、电机和齿轮等部件的装配构件。靠背架上方二边设推把,下端两侧设后轮装配孔。
二前轮为转向式,动装于坐架前下方二侧。
二后轮是主动轮,它通过靠背架下端的后轮装配孔动装于坐架后下方两侧,并设传动齿轮与电机咬合。
为了在应用中达到轻便灵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履带为折叠式,其由前、后两段构成。后履带呈一定角度固装于靠背架下方,前履带框架后端与后履带框架前端设主动轴重叠动装;前履带中前方适当位置设拉杆与底架动装,使前、后履带框架与坐架和靠背架之间形成联动结构,即通过靠背架的前、后移动和拉杆的拉动,使前、后两段履带的框架可随之伸展或收起,并与后轮配合以完成平地和楼梯行走两种功能。前、后履带各由框架、主动轮、滑轮和传动带构成。主动轮通过主动轴装配在前、后履带的框架连接处,另在主动轴上设齿轮与电机咬合;滑轮组由若干个滑轮组成,纵向动装于框架内;传动带围绕动装于主动轮和滑轮组外周,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轴和主动轮运转,可使前、后履带同步传动,以完成在楼梯的爬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地工作姿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履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履带伸展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楼梯上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楼梯下行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容、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
(参见图1)它的结构是由坐架(1)、靠背架(2)、前轮(3)、后轮(4)、履带(5)和电机(6)构成。
(参见图2)坐架(1)是本实用新型乘坐和部件装配的主体,它的后方两侧设靠背架装配孔(7)与靠背架(2)动装。坐架(1)后部适当位置上设前、后两个碰卡齿槽,前下方设脚板和前轮转向套(13)与二前轮(3)动装,坐架(1)底部前方设底架(10)与蓄电池(12)固装。底架(10)中前方两侧设轴(14)与拉杆(15)一端动装,坐架(1)上方两侧设扶手。
(参见图2)靠背架(2)中部两边框设轴(7)与坐架(1)动装于靠背架装配孔(7)内;另在靠背架(2)适当位置设碰卡离合定位轴,可与坐架(1)上的前后碰卡相互作用,将靠背架(2)可变化前、后两个角度;靠背架(2)下两端边框设后轮装配孔(17)与后轮(4)动装,另在靠背架(2)下部适当位置设左、右两套履带(5)、电机(6)及齿轮装配架、装配孔各与上述相关部件装配。靠背架(2)上方两侧设推把(18)。
前轮(3)为转向式,其转向轴动装于坐架(1)前下方两侧的前轮装配孔(13)内。
一对后轮(4)为主动轮,它通过靠背架(2)下两端的后轮装配孔(17)动装于坐架(1)后方两侧。后轮(4)的中心上固装齿轮(11)与电机齿轮(19)咬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晓东,未经姜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拦截方法及拦截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读取网页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