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1910.7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9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巫胜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胜钧 |
主分类号: | F21V7/00 | 分类号: | F21V7/00;F21V7/22;F21V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灯 反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体地说,是一种室内、外用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照明灯装置由灯具外壳、灯管、反光板和相关配置的电源导线等构件所组成,利用电源导线传输电源到灯管供给发光,然后使光线经由背光板的汇集反射到特定方向,以达到照明的效果;已知照明灯的反光板大都是采用具有平滑洁净表面的素(白)色烤漆板或镀铝镜面板,其中,素色烤漆板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是其反光效能不佳亦为众所周知,而镀铝镜面板则在历经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在表面产生氧化现象造成反射镜面雾化,这结果会导致反光效能不佳的缺点;事实上,依据许多具公信力的科学实验结果统计,目前一般以白色涂漆板或铝镜面板作为背光板的灯具,其用以产生光线的额定功率中,大约只有一半的光能成为有效的照明光线,而另一半的光能都由背光板构件吸收掉了,换句话说,采用已知背光板的灯具其照明效率仅有50%左右;前述照明效率不佳的结果不仅造成电能的浪费、用电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这种背光板吸收光能后会将光能转为热量而蓄积在灯具内部的空间中,使安装在内的相关电气构件,例如灯泡、电源线和控制回路等,在历经长时间高热作用后大幅降低使用寿命,导致灯具经常损坏,这现象特别是在使用会产生高热的高瓦数灯泡时,例如传统的热炙灯泡或卤素灯泡,更为明显。
因此已知照明灯的反光板结构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增强灯具背光板对照明光源的汇集反射作用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包括一嵌装于灯具外壳内部的构型,一反光碗本体和复数导光单元,其中:
所述嵌装于灯具外壳内部的构型的横向截面是略呈圆弧状的碗形或碟盘形状;
所述反光碗本体设有供作光源安装使用的贯穿孔,且所述反光碗内侧表面设有高镜面品质的反光表面;
所述复数导光单元设在所述反光表面,且相对于灯具光源作为中心以辐射状或同心圆向外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为在所述反光表面凸起或凹入的弧面直条纹。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弧面直条纹是以光源为中心向外使弧面半径逐渐变大状态设置在所述反光表面上。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为在所述反光表面凸起或凹入的弧面环形条纹。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弧面环形条纹是以光源为中心向外使弧面半径逐渐变大状态设置在所述反光表面上。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为在所述反光表面凸起或凹入的球面反光圆点。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球面反光圆点是以光源为中心向外使球面半径逐渐变大状态设置在所述反光表面上。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反光碗本体采用玻璃、塑料薄板或金属薄板一体成型制成。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反光表面设有一金属电镀层。
前述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其中所述金属电镀层是使用铝、锌、铬或锂等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反光碗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灯具背光板对照明光源的汇集反射作用。
2.产生复数光源投射的效果。
3.增强照明效率,使被照明区更明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横向截面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横向截面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横向截面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胜钧,未经巫胜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机
- 下一篇:指纹识别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