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2211.4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5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宜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76 | 分类号: | H01R33/76;H01R33/97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美国伊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平面栅格阵列型(LGA)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平面栅格阵列型电连接器常用以电连接一电脑系统的中央处理器(CPU)与一电路板,参阅图1与图2,例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M273841(美国对应案US 7,189,094)披露的一种平面格栅阵列电连接器9,包含一绝缘基体91、一框设于绝缘基体91周侧的框体92、一可动枢接在框体92的一端的压盖93,及一枢接在框体92的另一端并可压接压盖93的拨杆94。压盖93包括一主体板931及从主体板931两侧往绝缘基体91延伸的两个侧板932。框体92包括一底壁921及多个由底壁921同向弯折的侧壁922,于底壁921处设有对应压盖93的两个侧板932的两个狭槽923,当压盖93处于闭合位置时,两个侧板932部分容置于相对应的狭槽923内,可限制压盖93相对于框体92窜动。
由于压盖93是以勾扣的构造勾在框体92上,使压盖93与框体92的枢接呈松动的结构,即,压盖93未盖合固定前可沿枢轴的轴向横向地摆动,而具有较大的横向位移误差。欲将压盖93盖合时,压盖93容易因为横向位移误差未能准确到达预设的盖合位置,导致可能压到绝缘基体91侧边,或者侧板932没有对准狭槽923而压在狭槽923旁边的底壁921上,当拨杆94扣合时,会造成压盖93变形,甚至压坏CPU。虽然,有些电连接器未设有狭槽923,例如前述专利案在其现有技术说明中所示例的,也有压盖因为横向位移误差,而容易造成压盖变形或损坏CPU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导引压盖至正确的盖合位置的电连接器组合。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合包含:一插座连接器及一扣压装置。该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及多个设于该绝缘壳体的导电端子。该扣压装置包括一设于该绝缘壳体四周侧的加强框、一压盖及一扣合件,该加强框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框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框体两端的一第二侧框体及一第三侧框体,该压盖枢设于该第二侧框体,可在一开启位置及一盖合位置之间枢转,该扣合件设于该第三侧框体,可将该压盖扣合,各第一侧框体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引件,所述导引件与该压盖的两侧边相配合,可将该压盖导引至该盖合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所述导引件可使盖合该压盖时,将该压盖限位并导引至正确的位置,因而可避免横向位移误差导致该压盖被扣合受压时产生变形或损坏CPU。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现有的平面格栅阵列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组合图;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图3的组合图,其中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压盖在一开启位置;
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设于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与一中央处理器的关系;
图6是一立体图,其中该压盖在一盖合位置并将该中央处理器固定;
图7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两个导引件的立体图,其中该压盖及一扣合件被移除;
图8是图7中局部A区域的放大图,说明该导引件;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压盖于盖合过程中与所述导引件的作用关系;
图11是图10中局部B区域的放大图;
图1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在该盖合状态;及
图13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连接器组合 2插座连接器
21绝缘壳体 3扣压装置
31加强框 31’加强框
311第一侧框体 311’第一侧框体
312第二侧框体 313第三侧框体
32压盖 321本体
322侧板 323勾扣部
324限位部 325压合部
326抵压部 33扣合件
34导引件 341弧状段
342延伸段 81中央处理器
82电路板 9电连接器
91绝缘基体 92框体
921底壁 922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2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