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2255.7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51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盛;张玉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盛;张玉树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A63B5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吸震 功能 球拍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关于运动用具的球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架改良结构,其具有大幅消减击球瞬间所产生的冲击力,降低使用者运动伤害的供效。
背景技术
网球运动或羽球运动主要的动作就是将球精准地回击入对手的场地中,但在击球时网面受球撞击所产生的震动,由球拍线传导至球拍框架,再由球拍框架传导至球拍握柄,再由球拍握柄传导至使用者的手臂。若击球时产生的震动过大,长此以往极易让使用者产生所谓「网球肘」的运动伤害。为了降低此种震动情形,多在球拍框架或握柄上加以改良变化以求得具有降低震动效果球拍。
现行有关球拍的减震操作,其大多是采用避震体外挂的方式,诸如利用球拍框架设槽,塞设避震块,或在球拍框架周缘的网线附挂避震条等方法。但这种外挂避震体在挥动球拍击球时易使避震体掉落,并且影响打击拍面范围。事实上,该些以外挂避震体的作法,皆无法与球拍框架或网线紧密的接合,因此在震动的消减效果上,都并未真正有效消减击球瞬间产生的强大冲击力。
另,传统的球拍框架的制作,在球拍框架外表涂装完成后,除调整重量及平衡,以网球拍而言,尚须在球拍框架的头部加装一含条钉的护套及复数个条钉塞进框架上的贯穿孔;以羽球拍而言,则需以复数个单粒钉塞进框架上的贯穿孔,以避免网线直接与球拍框架接触,造成网线的伤害。这些条钉护套、条钉及单粒钉等零件都会增加框架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架,其得以有效消减球拍击球时产生的震动能量,而达成球拍的减震效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架,主要包含一可供网线张设的框架本体;其中:
该框架本体穿设复数个贯穿孔,相邻的该贯穿孔之间成型复数个弹性塑料层,以提供该网线跨压于该弹性塑料层之上。
所述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架,其中弹性塑料层进一步成型于该贯穿孔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由于击球网面的网线紧贴该弹性塑料层,而不会与该框架本体接触。该网线在击球瞬间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可以由该弹性塑料层所吸收,其得以有效消减球拍击球时产生的震动能量,而达成球拍的减震效用。又因为该网线不与该框架本体接触,该网线不会与该框架本体直接接触,因此不需在该贯穿孔穿设任何的条钉或单粒钉,而得以减轻球拍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部份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框架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说明
网线(10)
框架本体(20) 外周缘(22) 贯穿孔(24)
弹性塑料层(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架,主要包含一可供网线10张设的框架本体20,该框架本体20是由复合积层纤维材料、铝或复合积层纤维材料结合铝所制成;其中,
该框架本体20穿设复数个贯穿孔24,以供该网线10穿设形成击球网面,该框架本体20的外周缘22成型一弹性塑料层30。由于击球网面的形成,在穿拉该网线10时有其一定的规则,因此该弹性塑料层30成型在该网线10有穿绕的该贯穿孔24之间区域的外周缘22。
请再参阅图2,在穿拉该网线10形成一定磅数的张力(一般而言,羽球的击球网面张力约为10至13公斤,折合后约为24至28磅,网球的击球网面张力约为22至30公斤,折合后约为50至65磅)后,该网线10即紧贴于该弹性塑料层30,由于该弹性塑料层30是成型于该外周缘22及该贯穿孔24的内壁,因此该网线10可以紧贴该弹性塑料层30,而不会与该框架本体20接触。该网线10在击球瞬间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可以由该弹性塑料层30所吸收,其得以有效消减球拍击球时产生的震动能量,而达成球拍的减震效用。又因为该网线10不与该框架本体20接触,该网线10不会与该框架本体20直接接触,因此不需在该贯穿孔24穿设任何的条钉或单粒钉,而得以减轻球拍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盛;张玉树,未经陈正盛;张玉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22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趣味性强的磁控玩具车
- 下一篇:呼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