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杆式助力耳标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2283.9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0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声锦;林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声锦;林书海 |
主分类号: | B25B7/22 | 分类号: | B25B7/22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 臻 |
地址: | 570000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 耳标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畜牧专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将耳标嵌入动物耳朵上的杆式助力耳标钳。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地动物疫疾、免疫和流动情况,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给经免疫的动物带挂标识(耳标)是这个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动物标识(耳标)就是动物的身份证,它记录着动物的有关信息,如活动规律、防疫状况、产地及品牌等。
目前对动物施挂耳标都是采用耳标钳,现有的耳标钳是由左钳柄、左钳头、右钳柄和右钳头等组成,手柄较短,工作人员在施挂耳标时需要近距离接触动物,使得该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在施挂过程中需要人工用较大的力气压合左、右钳柄,施挂过程较慢,动物容易感受耳朵受创而挣扎,工作效率低,使得在给动物施挂耳标费时费力,危险性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远距离瞬间完成耳标施挂工作的杆式助力耳标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杆式助力耳标钳,由手持杆、U型耳标座、冲击锤组成;U型耳标座固联在手持杆的前端,并在U型耳标座上设置夹片,U型耳标座用于放置耳标中的辅标并利用夹片将其夹持稳固;在冲击锤上设有冲击针和卡环,冲击锤通过连接杆与固联在手持杆上的基座轴连接,使冲击锤可绕着基座进行圆弧转动,在冲击锤的连接杆上设置助力弹簧,在助力弹簧的作用下冲击锤可以快速向前击向手持杆前端的U型耳标座;在手持杆上设置由卡片、复位弹簧、牵引线和扳机组成的扳机机构,将冲击锤向后扳动克服助力弹簧的弹力并利用冲击锤上的卡环钩挂在卡片上,扣动扳机,卡片动作失去对冲击锤的控制,冲击锤在助力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向前击向手持杆前端的U型耳标座。在给动物施挂耳标时,将耳标中的辅标放置于U型耳标座上并利用夹片将其夹持稳固,将冲击锤向后扳动克服助力弹簧的弹力并利用冲击锤上的卡环钩挂在卡片上,将耳标中的主标套在冲击锤的冲击针上;将手持杆前端(固联U型耳标座)伸向动物的耳朵,扣动扳机,卡片动作失去对冲击锤的控制,冲击锤在助力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向前击向手持杆前端的U型耳标座,此时主标快速穿过动物的耳朵而嵌入辅标中,完成动物耳标的施挂过程。
为了防止冲击锤击向U型耳标座时冲击力过大导致耳标受损或冲击锤受损,在手持杆上于U型耳标座的后方设置缓冲垫。
根据本设计的特点,所述手持杆可以采用拆分式结构,在使用时再进行组装成杆,可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杆式助力耳标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弹簧的弹力作用代替人工用力,能快速远距离进行而标的施挂,具有安全、省力、容易操作等特点,是一种安全高效动物耳标施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耳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持杆;2、U型耳标座;3、夹片;4、冲击针;5、冲击锤;6、卡环;7、基座;8、助力弹簧;9、卡片;10、扳机;11牵引线;12、复位弹簧;13、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杆式助力耳标钳由手持杆1、U型耳标座2、冲击锤5组成;U型耳标座2固联在手持杆1的前端,并在U型耳标座上设置夹片3,U型耳标座用于放置耳标中的辅标并利用夹片将其夹持稳固;在冲击锤5上设有冲击针4和卡环6,冲击锤5通过连接杆与固联在手持杆上的基座7轴连接,使冲击锤5可绕着基座7进行圆弧转动,在冲击锤的连接杆上设置助力弹簧8,在助力弹簧8的作用下冲击锤5可以快速向前击向手持杆1前端的U型耳标座2;在手持杆1上设置由卡片9、复位弹簧12、牵引线11和扳机10组成的扳机机构,将冲击锤5向后扳动并利用卡环6钩挂在卡片9上,扣动扳机10,卡片9动作失去对冲击锤5的控制,冲击锤5在助力弹簧8的作用下快速向前击向手持杆1前端的U型耳标座2。
为了防止冲击锤5击向U型耳标座2时冲击力过大导致耳标受损或冲击锤受损,在手持杆1上于U型耳标座2的后方设置缓冲垫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声锦;林书海,未经林声锦;林书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2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方性导电膜贴附机及滚轮平行度校正装置
- 下一篇:注塑机及其射出旋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