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振动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3388.6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刘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众力来福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65 | 分类号: | H02K7/065;H02K23/04;H01R39/18;H01R4/48;H01R3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振动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通信終端的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振动马达主要用于通信終端包括: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Smart-Phone(智能手机)、Walking-Talk(移动话机),现有的振动马达如图1所示,由完成外壳1、完成基板2、完成转子3、平衡块4、支架5、通电端子6组成。其中完成外壳由单品金属外壳7、稀土永磁体8、外壳轴承9组成;完成基板由单品基板10、基板轴承11、电刷12组成;完成转子由旋转轴13、铁芯14、线圈15、整流子16、变阻17组成。在手机等相关使用设备设为振动条件下,收到呼叫使用信号,主板开始给马达供电,电流通过马达通电端子6传递到电刷12惊整流子16流入线圈15,根据夫累铭左手三指法则通电后线圈15与稀土永磁体8所产生的电磁感应驱动线圈15转动从而带动铁芯14转动,铁芯14的转动带动轴13的转动从而带动平衡块4的转动产生离心力使马达产生振动的功能,马达振动到达了信号呼入的目的。
由于现有振动马达生产中工序较为复杂,马达生产的人工成本较高,马达生产周期较长。并且铁芯已为满足其特性情况下外径最小,但现有的振动马达在结构尺寸、安装要求上很难满足手机等设备在设计上日益求精,生产上追求高效自动化的要求,也就是达不到现有手机所要求的超薄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性能稳定、成本降低,并且安装简易、结构尺寸更精密、高度更低的振动马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振动马达,包括完成外壳、完成转子、完成基板、平衡块,支架与外壳为一体结构,永磁体的形状与完成外壳的形状相匹配,电刷与通电端子为一体结构,完成外壳通过铆压式与完成基板固定,完成外壳上设置有焊盘面,完成基板端脚与焊盘面底边相切,通电端子为两部分金属贴片且与电刷相连,两金属贴片分别等间距组装在完成基板底部并与完成基板底面相连,两金属贴片的接电面与焊盘面水平,电刷为铆压式组装于完成基板内部,电刷内侧端子与完成基板内侧承接面水平;
所述的电刷为弹性自压式结构;
所述的永磁体为稀土材料;
永磁体是内为圆周面外为六面形,其外表面五面与完成外壳内侧面相切,靠近出力轴端的底面与完成外壳轴承孔侧承接面相切;
所述的完成外壳、通电端子、电刷为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完成外壳与完成支架的结合一体,大大降低了马达的整体高度;电刷的弹性自压式、电刷与通电端子结合为一体,大大降低了马达的人工成本;改进的完成外壳焊盘面和通电端子结构更有利于马达高效的自动化焊锡于手机等设备主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振动马达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马达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外观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振动马达的支架、外壳、磁体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振动的外壳、磁体组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振动的电刷、通电端子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附图说明其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是由完成外壳1、完成基板2、完成转子3、平衡块4组成。其中完成外壳1由单品金属外壳7、永磁体8、外壳轴承9组成;完成基板2由单品基板10、基板轴承11、电刷12、通电端子6组成;完成转子3由旋转轴13、铁芯14、线圈15、整流子16、变阻17组成。所述外壳7为改进的外壳、支架结合体,其特有的焊盘面18与完成基板端脚面水平,组装完成后大大降低了马达的整体高度。
所述永磁体8改进了外观结构尺寸,在保证其磁通量状态的同时可更好的牢固在外壳内,保证了马达高度降低的同时特性的稳定。
所述电刷12为八字形弹性自压式,减少了电刷的刷体人工调整工序,精简了工位,降低了马达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电刷12和通电端子6结合为一体,减少了电刷和通电端子焊锡结合的工序,精简了工位,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外壳7的焊盘面18与通电端子6的接电面19为同一水平面,明显简化的焊锡平面更有利于焊锡作业,便于大型自动化式组装操作,可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众力来福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众力来福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