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远程基站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3584.3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8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覃团发;黎相成;刘运毅;郭梁;张宇;唐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4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远程 基站 监控 系统 | ||
1.智能远程基站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现场监控终端、监控中心和远程监控端;
1).现场监控终端(I)由三个子模块构成,即传感器子模块(II)、基于ARM嵌入式的主控制器子模块(III)和GPRS无线通信子模块(IV);其中:传感器子模块(II)由微控制器(1)、后备电池(2)和九种传感器组组成,传感器组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组(3)、振动传感器组(4)、门禁联合检测(5)、烟雾传感器组(6)、温度传感器组(7)、浸水检测器(8)、变压器三相电掉电次序检测(9)、多路逻辑线检测组(10)和机房停电检测(11)等,所有传感器组采用屏蔽线与微控制器(1)相连,后备电池(2)通过机房停电检测(11)与微控制器(1)相连;基于ARM嵌入式的主控制器子模块(III)由监控摄像头(12)、无线遥控接收模块(13)、ARM嵌入式的主控制器(14)组成;GPRS无线通信子模块(IV)是由高灵敏度MIC模块(15)、扬声器(16)、GPRS Modem(17)组成;
2).监控中心(VI)由WEB数据服务器(VII)和声光报警台(VIII)组成;
3).远程监控端可以是普通手机(X)或远程PC监控端(X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基站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1)、后备电池(2)、机房停电检测(11)、无线遥控接收模块(13)、ARM嵌入式的主控制器(14)、扬声器(16)和GPRS Modem(17)安装于坚固的主机盒内,固定于基站墙体上或安全的地方,并引入220V市电;人体红外传感器组(3)、振动传感器组(4)、门禁联合检测(5)、烟雾传感器组(6)、温度传感器组(7)、浸水检测器(8)、变压器三相电掉电次序检测(9)、多路逻辑线检测组(10)、监控摄像头(12)和高灵敏度MIC模块(15)通过屏蔽线引入主机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基站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人体红外传感器组(3)采用常规红外传感器,安装于机房内靠近入口处的墙壁上;振动传感器组(4)采用常规的振动传感器,安装于机房的主要墙体上;门禁联合检测器组(5)采用常规的电控锁及门磁开关,安装于机房门上;烟雾传感器组(6)采用常规的烟雾传感器,安装于机房的天花板上和靠近主要设备的地方;温度传感器组(7)采用常规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靠近主要设备的地方;浸水检测器(8)采用常规的浸水检测器,安装于机房低洼的地面;变压器三相电掉电次序检测(9)安装于基站室外变压器的低压侧,即室内配电箱的三个相线旁各配置一个互感线圈;多路逻辑线检测组(10)每组均为三根逻辑线,它是三根首尾都与微控制器相连成回路的细导线,逻辑线的室外密封端部采用特殊密封,不规则地缠绕在空调室外挂机及其导热铜管上、变压器周围及其低压电缆上面、蓄电池组的周围、天馈线高度较低部分的周围;监控摄像头(12)采用通用COMS或CCD摄像头,配置有低功耗的JPEG专用图像压缩芯片,安装于机房内;高灵敏度MIC模块(15),安装于需要采集声音的地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基站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ARM嵌入式主控制器(14)通过通用串口UART连接监控摄像头(12),报警信息采用彩信方式,彩信内容包括现场实时高清晰JPEG图像和中文文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基站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中心(VI)实现对现场监控终端的管理,包括密钥、布防和撤防等;远程PC监控端(XI)与监控中心(VI)采用WEB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5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