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编针织机卷布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4025.4 | 申请日: | 200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0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江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江和 |
主分类号: | D04B15/88 | 分类号: | D04B15/88;D04B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圆编针织机卷布结构,特别是导布轴的排列是交错设置,使两两导布轴形成一压点,如此,使导布轴以相同卷布速度拉布,将布料以一适当的拉张力密实卷绕在卷布杆周缘,避免卷布时布料产生松弛的情形。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进步,生活水准的提升,针织布原料都是特别纱支,非常敏感,然而,现有针织机的导布轴是平行并列设置,如图4所示,使第二导布轴2与第一导布轴1和第三导布轴3的负荷不同而具有不同卷布速度,当三支导布轴拉张布料4,内层布料与外层布料绕过第二导布轴2的圆周长度不同,使内层布料与外层布料产生拉张力松紧不一的情况,且布料厚度增加,内层布料与外层布料的张力不平均现象更为明显,而亟待改善。
因此现有技术概括具有如下的缺点:
1.第二导布轴2不同于其他导轴速度,使不同卷布速度造成内层布料与外层布料产生拉张力松紧不一。
2.布料4绕过第二导布轴2,造成内层布料与外层布料的圆周长度不相同。
3.两两导布轴形成的压点5将布夹死,造成布料4越厚圆周长度差越大,布料越薄圆周长度差越小,使内层布料与外层布料的圆周长度差产生阴阳布面。
所以,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有鉴于此,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设计的经验,有感于上述传统用品的不便,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试作结构,终于可以摒除现有针织机的诸多缺点成功研发完成本案,使本实用新型得以诞生,并以增进功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编针织机卷布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导布轴转速不同造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编针织机卷布结构,是配合卷布杆设置,包括第一导布轴、第二导布轴以及第三导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导布轴均是由架体内部的传动构件所驱动,且导布轴的排列是交错设置,两两相邻的导布轴之间形成一个压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布料经过导布轴的速度相同,提供一适当的拉张力密实卷绕在卷布杆。
2.两两导布轴形成两个压点,并未将布料钳制,造成内层布料与外层布料长度都相同,使两边拉力相同,不会产生阴阳布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编针织机卷布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编针织机卷布结构的导布轴卷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现有针织机的导布轴卷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第一导布轴;2、20-第二导布轴;3、30-第三导布轴;4、40-布料;5、60-压点;6-架体;50-卷布杆;61-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再将本实用新型为达成其实用新型目的的整体构造上设计,配合附图以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编针织机卷布结构,是配合卷布杆设置,其包含有:第一导布轴10、第二导布轴20以及第三导布轴30,均设置在架体6的两侧板61间,三支导布轴是由架体6内部的传动构件所驱动(图未示),三支导布轴的排列是交错设置,使两两相邻的导布轴之间形成一压点60,如此,使导布轴以相同卷布速度拉布,将布料40以一适当的拉张力密实卷绕在卷布杆50周缘,避免卷布时布料40产生松弛的情形。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兹将其优点列举如下:
1.布料经过导布轴的速度相同,提供一适当的拉张力密实卷绕在卷布杆。
2.两两导布轴形成两个压点,并未将布料钳制,造成内层布料与外层布料长度都相同,使两边拉力相同,不会产生阴阳布面。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江和,未经周江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线装置
- 下一篇:超高透明双面便利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