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4130.8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建庚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B21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4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轧 轧管机 轧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属于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热轧无缝钢管和冷拔无缝钢管两种;其中,热轧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加热炉加热一穿孔机穿孔—轧管机轧制—定(减)径机定(减)径。其中,在轧管机轧制工序中,二辊斜轧轧管机,由于具有轧制钢管壁厚均匀、精度高、生产规格范围大且调整便捷等优点,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而二辊斜轧轧管机上使用轧辊是实现其轧制功能的最重要的配套工具。
现有二辊斜轧轧管机轧辊的其本结构为,形状类似圆锥体上截取的一段,上底面为入口端面,下底面为出口端面,上下底面之间的表面轮廓线以多条不同锥角和长度的直线段连接,并与出、入口端面以圆弧形封闭连接,以此组成该轧辊的外封闭轮廓,其中,出入口端面之间的锥形轮廓用于轧制钢管,俗称辊面(型);其中心设有轴孔以安装辊轴与外部传动轴连接,为驱动轧辊旋转提供动力。
现有二辊斜轧轧管机轧辊的辊面形状一般由八~十二个锥段组成,包括设置在轧辊端面的圆弧形过渡段,其中精整段的相对位置和长度固定不变、辊面锥角与辗轧角不等;由此导致:
1、辊面锥段多,随轧制产量增加,损坏迅速,造成轧制过程不稳定,易致轧制事故。
2、精整段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无法实现扩径、减径轧制,扩径、减径量≯5%。
3、辊面锥角与辗轧角不等、精整段的相对长度固定不变,不能保证轧制钢管壁厚更高的精度,壁厚不均度≥(8~1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面参数可调及优化的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所述轧辊呈圆锥台形,轧辊中心设有轴孔,轧辊大直径端的外径D范围为350~1300mm,长度L范围为350~750mm,所述轧辊的锥形表面上设有入口圆角区L1、入口锥区L2、减壁区L3、精整区L4、出口锥区L5及出口圆角区L6。
其中,所述入口圆角区L1为一条半径为r的圆弧,该圆弧两端分别与轧辊入口端面和轧辊外表面相切;其长度尺寸L1等于r,r等于轧辊大直径端外径D的2%。
进一步,所述入口锥区L2的长度为轧辊长度的45~65%,其锥角角度α1为辗轧角角度α+〔2.5°~3°〕。
所述减壁区L3的长度为轧辊长度的4~10%,其锥角角度α2为辗轧角角度α+〔7°~8°〕。
所述精整区L4的长度为轧辊长度的14~23%,其锥角角度α3等于辗轧角角度α。
所述出口锥区L5的长度为轧辊长度的45~65%,其锥角角度α3等于辗轧角角度α+〔2.5°~3°〕。
所述出口锥区L6为一条半径为r的圆弧,该圆弧两端分别与轧辊出口端面和轧辊外表面相切;其长度尺寸L6等于r,r等于轧辊大直径端外径D的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通过将轧辊的锥形表面上设置入口圆角区L1、入口锥区L2、减壁区L3、精整区L4、出口锥区L5及出口圆角区L6,将辊面锥段缩减为六段,根据不同的轧制要求和机型按给定的比例调整每段的长度,使精整区L4的辊面锥角角度α3等于辗轧角角度α,从而可以实现稳定生产轧制过程、轧制事故少,钢管轧制过程的扩径、减径量可以达到≥15%;壁厚不均度≤(5~8)%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现有斜轧轧管机的综合工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的实施例,用于实现荒管扩径轧制,所述轧辊呈圆锥台形,轧辊中心设有轴孔10,轧辊大直径端20的外径D为520mm,轧辊的长度L为400mm,辗轧角为α,轧辊的锥形表面上设有入口圆角区L1、入口锥区L2、减壁区L3、精整区L4、出口锥区L5及出口圆角区L6。
所述入口圆角区L1为一条半径为r的圆弧,该圆弧两端分别与轧辊入口端面和轧辊外表面相切;其长度尺寸L1等于r,r等于轧辊外径D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建庚,未经郝建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