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CD外框制作过程所使用的料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4268.8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6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蔡进财;张朝任;彭康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cd 制作 过程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LCD外框制作的料带。
背景技术
由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以及屏蔽电磁波的作用,所以金属框体运用于电子产品上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液晶显示器LCD)。
然而,目前的金属框体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非常多的余料,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是现有金属框体所使用的冲压板材上视图、现有冲压板材冲压后所形成的板材上视图、现有金属框体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现有的金属框体A是利用金属板材B冲压成矩形框体C,再将矩形框体C的四周边弯折出折边形成金属框体A,但,此种做法会使金属框体A的中央部分材料形成余料,而造成浪费,且在目前金属价格不断高涨之下,余料的形成造成了制造厂商的成本增加。
因此,要如何解决现有金属框体在制造时所产生的问题,即为从事此相关业者所需改善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复数个第二板材间隔设置在二平行的长条状第一板材内,使其形成料带,使LCD外框在制作时,可降低余料的产生,进而节省生产成本,并有效的利用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CD外框制作过程所使用的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设置有两个平行的长条状第一板材,两个第一板材之间间隔设置有复数矩形状的第二板材,且第二板材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一板材的内侧,并使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呈垂直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料带在LCD制作过程中,可先利用裁切设备或冲压设备将料带间隔裁断,进而得到矩形框体,再进一步利用成型设备将其四周边弯折出折边,即可制成LCD用的外框,且此种料带可降低生产中余料的产生,进而节省生产成本,并有效的利用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金属框体所使用的冲压板材上视图;
图2是现有冲压板材冲压后所形成的板材上视图;
图3是现有金属框体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料带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料带在收纳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料带在另一种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金属框体;B-金属板材;C-矩形框体;1-料带;11-第一板材;12-第二板材;2-裁切线;3-矩形框体;4-外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料带1设置有两个接近平行的长条状第一板材11,而两个第一板材11之间设置有复数矩形状的第二板材12,且第二板材12呈间隔排列状,并使各第二板材1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一板材11的内侧,而让第一板材11与第二板材12呈近似垂直状。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料带在使用时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料带1在LCD制作过程中,为先利用裁切设备或冲压设备,将料带1依裁切线2位置裁断,进而得到一矩形框体3,而因料带1为第一板材11与第二板材12焊接而成,所以在尺寸上会有些许的差异,因此,矩形框体3必须利用冲压设备,对矩形框体3的内外侧进行修整,修整完成后的矩形框体3再进一步利用成型设备将其四周边弯折出折边,即可制成LCD用的外框4。
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料带在收纳时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料带1可因存放空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收纳方式,例如在存放空间较狭矮的存放空间,可将料带1卷绕收起,而在存放空间较广阔时,可将料带1层叠堆放。
再者,所述的第一板材11与第二板材12为金属材质所制成,且所述的金属材质可为铁、铝、钢或其合金。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锦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用多功能工作服
- 下一篇:可调角度的灯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