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感测试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4694.1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0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 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测试片,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感测试片。
背景技术
糖尿病、尿酸过高与胆固醇过高已成为文明社会常见的慢性疾病;就以糖尿病患者为例,随时监控血糖浓度为控制糖尿病重要方法之一,而为方便糖尿病患者随时监控血糖浓度,一种可便于携带的血糖测试仪逐被开发并普遍推广使用,该血糖测试仪则需配合一生物感测试片来使用。
上述所举例的生物感测试片10(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一上层板11与下层板12间夹持一中层板13所构成。其中,该下层板12上设有至少两条导电线121,两导电线121一端各延伸至下层板12一端板面上,另一端各延伸至下层板12另一端形成一插接端122;该中层板13上形成有一反应槽区131,反应槽区131恰对应于下层板12两导电线121一端,而涂抹有一层生物酵素,反应槽区131设有一虹吸槽道132,虹吸槽道132一端延伸至生物感测试片10一侧形成一检体吸入口133,另一端延伸至反应槽区131。
再以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测试为例,首先将生物感测试片10的插接端122插置结合于血糖测试仪上,然后在身上(如:手指)扎针采取血液检体,并将血液检体对准检体吸入口133,利用虹吸原理将血液检体经由虹吸槽道132吸入反应区131,使血液检体与反应区131的生物酵素产生反应,并转换成一种电子讯号经由导电线121输入测试仪,进而能够由测试仪计算出血糖值。
上述所举例的现有生物感测试片10,虽然可配合血糖测试仪提供糖尿病患者方便的检测血糖值,但由于现有生物感测试片10是成正长方形,且其侧边皆成平整状,又由于虹吸槽道132的检体吸入口133是形成于生物感测试片10平整状的一侧;因此,在使用上所采得的血液检体并不容易对准检体吸入口133,以致血液检体将无法或仅能少量的经由虹吸槽道132吸入反应区131,而将造成检测的失败或所测得的数值不准确,进而必须重新更换生物感测试片10及再次的扎针采取血液检体,造成资源的浪费与不必要的皮肉疼痛;尤其,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皆属年龄较大族群的长者,上述的情形则更是常见。
再者,上述所举例的现有生物感测试片10是属于针对糖尿病患者居家方便检测血糖值所设计,而专业的医学检测血糖值时,其是以针筒抽取较大量的血液检体,然后以吸管将血液检体吸滴于医学检测专用生物感测试片上,再利用虹吸原理将血液检体经由虹吸槽道吸入反应区,以配合测试仪计检测血糖值;因此,上述现有生物感测试片10将检体吸入口133设置于生物感测试片10一侧,而利用虹吸原理直接将手指扎针所采取的血液检体经由虹吸槽道132吸入反应区131的方式,其显然与专业医学检验方式不同,而无法同时提供专业医学检验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生物感测试片,令使用者更为容易将手指扎针所采取的血液检体对准检体吸入口,以提高病患者居家自行检测成功率、准确率与方便性,并且能够同时提供专业医学检验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感测试片,主要是由一上层板与下层板间夹持一中层板构成;该下层板上设有至少两条导电线,两条导电线一端各延伸至下层板一端板面上,另一端各延伸至下层板另一端形成一插接端;该中层板上形成有一反应槽区,反应槽区恰对应于下层板两导电线一端,而涂抹有一层生物酵素,反应槽区设有一虹吸槽道,虹吸槽道一端延伸至生物感测试片一侧形成一检体吸入口;其特征在于:该用以构成生物感测试片的上层板、下层板与中层板一侧各形成一相互对应的凸部,该中层板上所设的虹吸槽道一端延伸至凸部前端形成一检体吸入口;借由上述构造,可供使用者更为容易将所采取的血液检体对准检体吸入口,提高病患者居家检测成功率、准确率与方便性。
前述的生物感测试片,其中上层板对应中层板上所设虹吸槽道与反应槽区的位置则形成一透明视窗。
前述的生物感测试片,其中上层板上面对应检体吸入口的位置具有一记号。
前述的生物感测试片,其中中层板借由上层板与下层板的胶粘过程,利用所涂布的胶着剂同时在上层板与下层板形成一形同中层板的态样与构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道通信系统的速率控制
- 下一篇:大功率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