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4843.4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7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卫向坡;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0 | 分类号: | H05K7/00;H05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海国;王艳春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外壳结构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导航设备等,越来越要求短小轻薄,这就要求此类产品本身所占用的空间应更加紧凑,其中减小该类电子产品的体积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简化产品结构。
目前在电子产品设计中,为了实现活动件的装拆而大量使用卡扣结构。此类卡扣结构通常设计为塑胶和金属件的结构,结构复杂,不方便组装;部分卡扣结构还采用了金属件,此会对通过无线进行通讯的电子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此类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如对手机的天线信号接收造成干扰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装配和拆卸的卡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扣结构,包括:卡合体,固定座以及与固定座卡扣配合的卡扣体,其中所述卡扣体包括卡扣部、第一弹臂、第二弹臂和凸起部,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分别设置在所述凸起部的两侧;所述固定座设有固定部和容纳所述凸起部的容纳部,所述固定部两侧设有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臂的第一定位部和固定第二弹臂的第二定位部;所述卡合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扣部卡扣配合的卡合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分别与所述凸起部构成具备一定角度的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值范围是在0度至90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臂或第二弹臂的一侧包括一弧形侧键,该第一弹臂或第二弹臂的截面形状为非对称侧键形状。
优选地,所述卡扣体、固定座和/或卡合体选用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卡合体还包括与卡合部形成整体结构的卡合面,所述卡合部包括卡合端,该卡合端为钩状。
本实用新型卡扣结构通过卡扣体的弹性材料物理特性和悬臂梁原理,可非常简单方便地装配和拆卸所述卡扣结构,延长了卡扣结构的寿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结构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扣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扣体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扣体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弹臂或第二弹臂B-B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扣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扣结构装配时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卡结构拆卸时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扣结构,利用悬臂梁原理结合材料本身物理性质,达到装配拆卸便捷和延长卡扣结构寿命的目的。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合体12、固定座11和与固定座11卡扣配合上的卡扣体10。
所述卡合体12包括卡合部121和卡合面122,所述卡合部121与卡合面122形成整体结构,其中卡合部121的端部包括卡合端1211,卡合面122包括一延伸部,形成卡合支撑部1221。其中,所述卡合端1211可设为钩状,以便更好地实现卡合连接。
所述卡扣体10上设有凸起部103和卡扣部100,所述卡扣部100设置在与所述卡合体12卡合方向的一端,其上设有与所述卡合端1211相配合连接的配合部104;所述凸起部10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弹臂101和第二弹臂102,所述第一弹臂101和第二弹臂102分别与所述凸起部103构成具备一定角度的夹角A,以产生与所述固定座11配合的预紧力。
其中,所述配合部104可为孔状或槽状。
结合图4所示,所述第一弹臂101或第二弹臂102的一侧可包括一弧形侧键结构,其截面形状为非对称弧形侧键形状,所述第一弹臂101和第二弹臂102分别与凸起部103构成的夹角A的角度值范围在0度至90度之间,如所述夹角A的角度为10度;该夹角A越大,则卡扣件10与所述固定座11之间产生预紧力也越大,同时对作用于所述固定座11上的反向应力也会越大;因此,该角度应根据实际予以具体设置,使所述卡扣体10牢固地卡扣在所述固定座11为宜。
其中,所述卡扣部100的高度应略高于所述卡合部121和卡合面122之间的垂直空间距离,以约高0.5mm-5mm为适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