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日型环接合带体的束带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5159.8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7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18 | 分类号: | A44B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型环 接合 束带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束缚用带体及其扣环间的结合结构,属于束带调整装置的结构的技术领域。尤指以日型环为扣环的结构,用以调整束带的长短等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束缚对象(包括人体、动物或物体等)用的束带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物品,而于束带与扣具的搭配运用中,扣具的种类甚多,其中“日型环”是一种常用的扣具。
日型环为呈栅状结构体,整体略呈扁平状体,具有至少三个纵向的长条状栅体,其中至少其中间的栅体具有弹性,于栅体与栅体间设有间隔,提供束缚用带体的穿梭,藉由中间栅体的弹性及其与带体的摩擦力,使带体于预设状态时(如束紧时),该日型环与带体形成稳定状态,且该日型环亦因位于带体与被束体之间,其受压掣与摩擦力的影响能使整体的束缚状态更加稳定。
如图1、图2所示为两种习用日型环与带体的结合应用的侧向剖视示意图,带体的一端绕过日型环的一栅体〔中间栅体(如图1)或侧边栅体(如图2)〕并将带体的端部车缝于带体上,使带体穿梭于栅体与栅体的间隔。由图中可明显的发现带体与带体在某间隔(栅体与栅体之间)内等位置形成互相重迭的状态。
有关应用的带体,常用材料包括编织带、硅胶(Silicone)、TPR、TPU、EVA、橡胶(Rubber)...,其中有些带体略具弹性或软质,且有些材料之间摩擦力甚大(如硅胶、橡胶等),当调整束紧度时,若按习用的日型环与带体的结合结构实施,带体与带体形成互相重迭的状态很容易造成摩擦力的不可预测性,因而常会造成调整上的困难。
有鉴于此,对于日型环与带体的结合结构乃有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方便调整用日型环接和带体的束带调整装置,以实现带体与带体间减少接触面,避免重叠使整体的束缚状态更加稳定且较易调整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日型环接合带体的束带调整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日型环:具有至少三纵向栅体,且外侧栅体与中间栅体间形成间隔;
至少一带体:其至少一段可穿梭于栅体与栅体之间的间隔内,且至少一末端结合或固定在栅体的侧面;
且在日型环的间隔内仅有一带体穿梭。
该日型环的侧面上具有结合束带端部的结构。
该日型环具有较宽的横框。
该二相对横框之间设置带体端部的结合或固定结构。
本发明在提供一种日型环与带体的结合构造,系将带体的一端固定在日型环的纵向栅体的外部表面上,使带体与带体间减少或没有在栅体与栅体间的间格内的接触面。
上述所称的带体的一端固定在日型环的纵向栅体的表面上,其固定的方式至少可以是黏合、胶合、夹合、卡齿、钉合或包射结合等。
进一步的,增加日型环的横向侧边(横框)的宽度,并在相对的横框之间设置与纵向栅体平行的结构,该结构可供带体的端部固定(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其亦能达成不在纵向栅体与栅体间的间隔内形成带体与带体重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日型环连接带体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2为习用日型环连接带体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日型环连接带体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日型环连接带体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日型环连接带体的实施例图。
图6为本发明日型环连接带体使用于水镜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8为图7的组立状态立体图。
图9为图8的断面图。
图号部份:
10......日型环
11、12、13......栅体
14、15......间隔
20......带体
21、22......末端
30......搭配件
40......第一日型环
42......栅体
43......侧面
44、45......间隔
50......第二日型环
51......栅体
54、55......间隔
56......侧面
60......第一带体
61、62......末端
70......第二带体
71、72......末端
80......水镜
81、82......搭配件
100......日型环
101......横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5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