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型浸水式温度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5855.9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7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蔡雪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昕龙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6 | 分类号: | A01K63/06;G08C17/02;H05B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浸水 温度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型浸水式温度加热器,主要应用于水族箱温度加热器的遥控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习惯上用的水族箱加热器,在实际操作应用上,至少存在下列几项尚待克服解决的问题与缺陷:
一、传统的水族箱加热器一般都是采用旋钮型开关,操作上比较麻烦与不方便,而且人体会有碰到水的触电安全顾虑,同时采用模拟式温度控制,精确度低。
二、传统的水族箱加热器一般都是采用石英管、玻璃管型电热体,耗电高、功率输出低、热传导速度较慢、热效率差,而且容易因为热涨冷缩而有爆炸的安全疑虑,同时容易打破,安全性低。
三、传统的水族箱加热器无温度感应装置,当异常工作、温度达到高温时,无法自动断热保护,危险性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目前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设计,累积了多年的实务经验与心得,针对传统传统水族箱加热器所既存的问题与缺陷,积极地投入创新与改良的精神,完成了一种遥控型浸水式温度加热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遥控型浸水式温度加热器主要包括:微电脑控制器、加热装置、遥控装置、温度感应装置、水温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点与所述遥控装置以及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点与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水温显示装置连接;所述遥控装置包括能够无线传输信号的遥控器及能够无线接收信号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点连接,所述遥控器上设有温度调升键、温度调降键及开关,可以远距离调整水温;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水温检测装置;所述水温显示装置能显示水族箱的水温。
上述遥控型浸水式温度加热器中,所述加热装置可采用铝挤制材质,一体成型的鳍片式电热体。
上述遥控型浸水式温度加热器还可包括离水感应装置,所述离水感应装置设有两个导电接点,浸入水中时,利用水作为导电介质,使得所述两个导电接点呈导通状态,反之,当离开水面时,所述两个导电接点即呈断电状态。
上述遥控型浸水式温度加热器还可包括交直流电转换器,所述交直流电转换器主要将电源线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上述遥控型浸水式温度加热器中,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还可包括高温保护装置,所述高温保护装置连接于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点,能检测异常工作,温度达到高温时,即自动断热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对照现有技术的效果之一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及接收器,利用遥控的方式调整水温,让人体免于接触到水,无触电的安全顾虑,操作上比市售的旋钮型开关简单、方便,同时采用微电脑式温度控制,精确度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二、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对照现有技术的效果之二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热体采取鳍片式,热传导速度快,热效率高于一般的石英管,同时采取挤制一体成型,非市售玻璃管型,无爆炸破裂的安全疑虑。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对照现有技术的效果之三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温度感应装置,能检测异常工作,温度达到高温时,即自动断热保护,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离水感应装置,离水感应装置设有两个导电接点,浸入水中时呈导通状态,离开水面时呈断电状态,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鳍片式电热体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遥控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水族箱
10 微电脑控制器
20 加热装置 21 鳍片式电热体
30 遥控装置 31 遥控器
32 接收器
40 温度感应装置 41 水温检测装置
42 高温保护装置
50 离水感应装置 51 导电接点
52 导电接点
60 水温显示装置
70 交直流电转换器 71 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以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现列举一个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昕龙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昕龙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5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