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泵进行三种循环形式的太阳能采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6152.8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2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华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19/10;F24J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000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循环 形式 太阳能 采暖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采暖供热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泵进行三种循环形式的太阳能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冬季有4~5个月时间的采暖期,每个采暖期的煤、油、电消耗是非常大的。依靠燃烧煤、油等传统方式采暖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以致每到冬季,多数城市空气污浊,生态恶化加深。尤其当今世界能源日趋匮乏,油价、煤价不断攀升,给我们的生活、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此人们研究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廉价的太阳能,从而研究开发了太阳能采暖装置。但目前的太阳能采暖装置有一缺陷,在冬季下午日照偏西时,集热器不再升温,集热器内的水温低于储热罐的水温或达不到输入储热罐的温度设定值而不能输入储热罐,这部分留存在集热器内的较高温度的水(余温热水)数量比较大,虽然有真空保温层保温,但因与外界温差较大,加之内部热力反循环,隔夜就会降至30℃以下,由此造成的热能浪费也是很大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所列太阳能采暖装置的缺陷,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泵进行三种循环形式的太阳能采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泵进行三种循环形式的太阳能采暖系统,由安置在室外屋顶的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罐及其罐内的循环转换器和室内的散热器以及微电脑温控仪控制的电器、连接管路组成,并且,储热罐罐底进出水管道经温差热力循环管道与集热器进水管道、集热器出水管道与循环转换器分别相连接构成一个自动循环集热闭合回路;集热器出水管道与循环转换器、储热罐罐底进出水管道经罐集泵循环管道与集热器进水管道分别相连接构成一个微电脑温控仪控制的泵循环集热闭合回路;循环转换器与散热器进水管道、散热器出水管道与集热器进水管道、集热器出水管道与循环转换器分别相连接构成一个微电脑温控仪控制的集热器与散热器泵循环供暖闭合回路;循环转换器与散热器进水管道、散热器出水管道经泵罐回水管道与储热罐罐底进出水管道分别相连接构成一个微电脑温控仪控制的储热罐与散热器泵循环供暖闭合回路。
在以上四个闭合回路中,除第一个为温差热力循环闭合回路,其它三个均为微电脑温控仪控制的泵循环闭合回路。即当集热器水温逐渐升高产生热动力使其上部的热水与储热罐底部的低温水自动循环进行热交换,将热水储存于储热罐内;当集热器水温高于设定值(如80℃)时,采用泵循环来进行集热器和储热罐的循环热交换,将高温水储存于储热罐内;当集热器水温低于设定值上限(如80℃)而高于设定值下限(如35℃)且室内需要供暖时,采用泵循环来进行集热器和散热器的循环热交换,充分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的余温热水进行供暖;当集热器水温低于设定值下限(如35℃)而室内需要供暖时,采用泵循环来进行储热罐和散热器的循环热交换,启用储存的太阳能供暖。
另外在储热罐内设置了能在一条管路上方便实现以上四种热循环形式的循环转换器。该循环转换器是由一个上底、下底都呈漏斗状的筒式容器以及与其上底、下底分别相连的集热器出水管道和散热器进水管道组成,上底漏斗口与从其漏斗口中心穿过的集热器出水管道周边留有一定宽度空隙,下底漏斗和与其相接的散热器进水管道连接为整体。
其功能是:当集热器与储热罐自动循环热交换时,集热器内的热水流入循环转换器内,由于散热器进水管道闭塞而储热罐底部的低温水正在流向集热器,所以,流入循环转换器的热水就从循环转换器上底漏斗口溢出,补充到储热罐内;
当集热器与储热罐泵循环热交换时,集热器内的高温水流入循环转换器内,由于散热器进水管道闭塞而储热罐底部的低温水正在流向集热器,所以,流入循环转换器的高温水就从循环转换器上底漏斗口溢出,补充到储热罐内;
当散热器与集热器泵循环热交换时,集热器内的热水流入循环转换器内,由于散热器进水管道呈负压而储热罐内的水位无变化,所以流入循环转换器的热水就经循环转换器的下底漏斗口直接流入散热器;
当散热器与储热罐泵循环热交换时,由于散热器内的低温水经泵循环流入储热罐底部使储热罐内的水位升高而同时散热器以及循环转换器下底漏斗呈负压,储热罐上部的高温水就经循环转换器上底漏斗口流向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华,未经李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身高检测功能的校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身锁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