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用电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6520.9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3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春;尚小良;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7/04 | 分类号: | H01H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王敬波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用电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开关,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用电源开关。
背景技术
因为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的电压高达300~400伏,对安全性的要求必然要高于普通燃油车。作为运动产品的电动车,在紧急情况下,仅靠钥匙通过主控电路间接控制动力电源的通断,显然是不够的,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则很难保证动力电源的安全断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动车中通常设置有紧急维修开关,当出现故障时,可以将该紧急维修开关断开,从而可以及时地检修电路。
如图1所示,传统车辆用电源开关包括插片1、插座机构2、把手3、连接件4、壳体5和位于壳体5中的底座9;所述插片1和把手3分别与连接件4连接;所述插座机构2固定在底座9上且位于壳体5中,所述插座机构2具有一对导电片6和卡簧7,所述卡簧7卡在该对导电片6上,用于控制该对导电片6的松紧度;所述壳体5具有开口8,开口8为插片1插入插座机构2中以及从插座机构2中取出的通路,当插片1插入插座机构2中时,连接件4与开口8配合,连接件4与壳体5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由于该车辆用电源开关通过卡簧7来控制导电片6的松紧度,从而控制插片1插入插座机构2中和从插座机构2中取出的插拔力,而卡簧7的松紧度不好调整,所以导致插拔力不好控制,导致插片1插入插座机构2中过松或过紧。当插片1插入插座机构2中过松时,会导致插片1与导电片6接触不稳定,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当插片1插入插座机构2中过紧时,会导致插片1不容易从插座机构2中拔出,特别是对于那些力气较小的女操作员而言,更是如此。此外,为了方便插片1与连接件4之间的连接,连接件4的宽度通常比插片1的宽度大得多,从而大于插座机构2的两个导电片6之间的距离,所以与连接件4配合的壳体5的开口8的宽度也大于两个导电片6之间的距离,从而导致当插片1从插座机构2中拔出时,插座机构2的导电片6外露,人手能通过开口8伸入壳体5中与导电片6接触,由于电动车辆上所使用的是高压电源,故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拔力容易控制的车辆用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用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包括插片、插座机构、连接件、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底座,所述插片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插座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座机构中以及从所述插座机构中取出的通路,所述插座机构包括导电片,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部分和与所述底板部分垂直的竖板部分,所述插座机构还包括压块、弹性件和套筒,所述导电片固定在所述竖板部分上,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底板部分上,所述压块和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套筒中,并且所述弹性件弹压在所述压块与所述套筒之间,所述压块可沿所述套筒的纵向方向移动,所述压块与所述导电片共同形成用于插入所述插片的插口。
当将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口时,所述压块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顶住所述插片,使所述插片与所述导电片接触,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用电源开关的插座机构采用了新型的结构,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来控制插拔力,而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选择弹性件,例如通过选择弹性件的长度、粗细、材料等,来控制弹性件的弹力,从而将弹性件的弹力控制在适合插拔所述插片的范围内,进而防止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座机构中过松或过紧,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并且方便操作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车辆用电源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用电源开关的插座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用电源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用电源开关的插片从插座机构中拔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用电源开关的插片与插座机构配合在一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用电源开关的壳体剖开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用电源开关的插片插入插座机构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