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由曲面零件柔性抛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6832.X | 申请日: | 200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96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曲面 零件 柔性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具有自由曲面零件的抛光装置,包括光学零件中的抛物镜、双曲镜等。
背景技术
自由曲面零件是重要的光学零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其包含一般的抛物镜,双曲镜,非旋转对称的渐进镜,散光镜等。自由曲面光学零件可以获得球面光学零件无可比拟的良好成像质量,在光学系统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光学效果、改善成像质量、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甚至能在一块元件上集成多个元件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光电子产品、图像处理产品及军事、天文和医疗等行业。
虽然自由曲面光学零件拥有诸多好处,但对零件的抛光装置要求很高,要达到柔性抛光就更难了。目前,用来抛光的操作部与驱动操作部作业的机械臂通常以刚性连接方式固接,待加工零件置于操作部下方的夹具内,通过计算机对机械臂的控制,实现操作部对零件表面的抛光,而由于操作部与机械臂间为刚性连接,使得操作部在作用于零件表面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尤其是在随作业曲面位移的过程中,这将导致表面抛光精度下降,影响整个镜面的表面光洁度及面型。
磁流变抛光(MRF)技术是利用磁流变抛光液在磁场中的流变性进行抛光,在高强度梯度磁场中,磁流变抛光液变硬,成为具有粘塑性的宾汉介质,并形成凸起,该凸起对工件表面与之接触的区域产生很大的剪切力,从而去除工件表面材料。凸起的形状、硬度完全由磁场控制,而且由于磁流变液的流动,凸起不断被更新,可准确控制材料的去除,且达到柔性抛光的效果。然而,该加工方式,一方面,需要提供适合于磁流变抛光的梯度磁场,配制出具有良好流变性的磁流变抛光液,因而对加工机床要求较高,且加工成本昂贵;另一方面,对加工零件的尺寸及形状有一定的限制,且不易加工自由曲面等不对称光学零件。
因而,目前仍未找到一种抛光精度高,而成本又低的自由曲面零件抛光装置,是有关自由零件加工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加工精度,且降低加工成本的自由曲面零件柔性抛光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由曲面零件柔性抛光装置,包括用于抛光的操作部及驱动操作部的机械臂,所述操作部经一连接装置与机械臂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与所述机械臂连接的定位套、一对磁性介质及一压块,所述定位套内设有滑动腔,所述磁性介质与压块设于该滑动腔内,且其外缘壁与腔壁滑动连接,两所述磁性介质以同极性端相对布置,两者间形成加压空间,所述压块位于近所述操作部端,其一端面抵于磁性介质端面上,另一端经开设于定位套上的开口与所述操作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性介质设置于定位套滑动腔内,并以同极性端相对布置,即为两磁性介质以N对N布置,或S对S布置,利用同极相斥的性质,在两磁性介质之间形成所述加压空间,并将压块抵于磁性介质与定位套间,该定位套起限定磁性介质在斥力作用下的运动范围;当操作部作用于零件表面或随抛光路径发生位移时,操作部受到零件表面对其产生的压力(阻力),操作部经压块传递于其一磁性介质上,使其抵消对另一磁性介质的斥力,而压缩加压空间,实现压块沿定位套滑动腔壁的滑动,从而使操作部及时减小对零件表面的冲击力,当该施加于磁性介质上的压力减小时,极间的斥力又将磁性介质推开,压块复位;以此形成机械臂与操作部之间的非接触式连接,具有所述加压空间大小的缓冲空间,对于一个既定面型,其可以自动改变力的大小(即磁性介质间距离的变化使得磁力变化),使操作部对零件表面形成柔性抛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性介质为永磁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套滑动腔呈筒状,所述磁性介质为与该滑动腔配合的环形磁铁,所述压块的外缘呈台阶状,分别与滑动腔及所述定位套开口配合。由于定位套内壁呈圆形,因此压块除可以沿内壁作压缩加压空间的运动外,还可以定位套的轴线为轴心而转动,便于与压块固定连接的操作部对位或作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包括了一对极性相对布置的磁性介质,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形成加压空间,使操作部在抛光时可经压块压缩加压空间,得到缓冲空间,进行操作部与机械臂非接触式的加压控制抛光(柔性抛光),对于一个既定面型,可以自动调整力的大小,以保证自由曲面零件表面的光洁度和面型;
2、本实用新型完全采用机械配件构成,避免使用气动变形元件,从而使得该装置易于控制,且造价低廉,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剖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