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6847.6 | 申请日: | 200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0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叶昌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46;H01R4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连接器所需要传输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如此在一个连接器中就需要多种端子来实现传输目的。例如:连接CPU的电连接器。该等连接器通常包括平板状的绝缘本体及上下壳体,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各类端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收容于各端子收容槽内。比如起始端子为信号传输端子,第二根端子为电源传输端子。然,各种端子由于形状相同,则很难辨别起始端子从而通过上述顺序了解各端子的传输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界通常采用在起始端子边上进行标示。而此种标示通常是采用墨水喷印或是模内印刷的方法。然而,墨水喷印需要增加额外的工序来进行喷印,增加了生产成本;模内印刷则向下痕迹不明显,非常不利于辨识。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弥补其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清楚的辨识出起始端子。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壳体,导电端子传输不同类型信号,且按照一定顺序收容于绝缘本体内,其中设有一起始端子。壳体遮覆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且于邻近起始端子处冲设有一凸台以标示起始端子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壳体上形成一凸台,以标示起始端子的位置,可以在冲压过程中完成,不需要额外的工序,且该凸台特征明显,可有效辨识起始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器1为连接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0、分别遮覆于绝缘本体10上下表面的上壳体12及下壳体14及安装于一侧的操作部18。
绝缘本体10大体为矩形平板状,包括有若干端子收容槽道(未图示),每一端子收容槽道内收容有一端子(未图示)。该等端子分为信号传输端子及电源传输端子,且安装一定顺序排列。其中起始端子位于矩形一角。上壳体12及下壳体14形状大体与绝缘本体10相似。上壳体12于靠近起始端子处由下向上抽引,打出一个三角形凸台20。上述操作部18大体呈“L”形,安装于上、下壳体12,14的两个相邻侧边上。
上壳体12、下壳体14及操作部18的结构请特别参考图2。上壳体12包括有主体部123,由主体部123一侧边延伸而出的挡止部121及设置于主体部123相对挡止部的另一侧边上的一对钩部122。下壳体14包括基部143,由基部143一侧边延伸而出的弧形收容部141及相对弧形收容部141设置于基部143另一侧边上的一对框部142。操作部18大体成“L”形,包括有竖直部183及纵长部182。纵长部182中段还突伸出突出部181。安装时,绝缘本体10安装于上壳体14的主体部123及下壳体14的基部143之间。上壳体12的钩部122枢接于下壳体14的框部142上。而挡止部121位于弧形收容部141前方。操作部18的纵长部182枢接于收容部141上,突出部181位于挡止部121的正下方,竖直部183定位于相邻侧边上。以上描述的是上壳体12扣合于下壳体14上时的情况。当需要将上壳体12打开时,只需要向上板动竖直部183从而带动纵长部182向上旋转,而突出部181在纵长部182的带动下向上顶推挡止部121。如此,上壳体12可绕框体142向上旋转而处于一打开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上壳体14上抽引形成一三角形凸台20,以标示起始端子的位置,可以在冲压过程中完成,不需要额外的工序,且该三角形凸台特征明显,可有效辨识起始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计算机中继连接器、计算机供电装置及带上述配件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