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度型温度场发热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6858.4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曾金穗;李红军;董永军;李明远;林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华夏集成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5/00 | 分类号: | C30B35/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5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 温度场 发热 | ||
1.一种梯度型温度场发热体,其特征是所述发热体由纵截面上下具有不同厚度、横截面具有不同弧度的不同阻值的发热辐条构成,发热辐条上设置的隔断槽构成发热体的一个或多个电流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型温度场发热体,其特征是所述纵截面上下具有不同厚度、横截面具有不同弧度的不同阻值的发热辐条至少由四组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依次连接的发热辐条上设置的空隙构成隔断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型温度场发热体,其特征是不同阻值发热辐条相互间铆接或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型温度场发热体,其特征是各组发热辐条至少有两块发热片,各块发热片具有相同的内径,各组发热片具有不同的弧角,各块发热片截面近似正梯形,两斜边为直线或为曲线,最上一组中一块发热片的下端面与下一组两块相互间留有空隙的发热片的上端面相连形成“n”型元件;再将两块相互间留有空隙的“n”型元件的下端面与下一组中一块发热片的上端面相连形成“m”型元件;将多个“m”型元件首尾相连形成发热筒。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梯度型温度场发热体,其特征是各组发热辐条中的发热片弧角自上而下依次为≤90°、≤45°、≤90°、≤180°。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梯度型温度场发热体,其特征是各组发热辐条中的发热片的高度比例为1:0.5-5:0.5-2:0.8-6。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梯度型温度场发热体,其特征是每组发热辐条的发热片纵截面上下厚度过渡为直线、或为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华夏集成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华夏集成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8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