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圈辐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7556.9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4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育诗 |
主分类号: | B60B1/02 | 分类号: | B60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 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圈 辐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车的轮圈辐条,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根据轮圈大小调整长度的辐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骑乘脚踏车蔚为风尚,而脚踏车的种类、组装方式与技术亦与时并进。现有的脚踏车轮圈辐条是配合轮圈大小加以设置,因此不同的轮圈大小需使用不同长度的辐条。故此,脚踏车零件公司需制作多种辐条的种类与长短样式,以配合不同轮圈使用。此外,现有的辐条多以钢材制作,当组装在轮圈后,整体轮圈重量增加,而不符合现今对脚踏车具有轻巧功能的期待。因此,现有的轮圈辐条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轮圈辐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长度的轮圈辐条,该轮圈辐条不仅可调整长度,且具有重量轻巧的功能,而可降低脚踏车轮的重量。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轮圈辐条,其包含:
一复合材杆体,其具有二端;
二分别设置在复合材杆体二端的连接头,各连接头具有一轴向通道;
一贯设在前述任一连接头的轴向通道内的花毂接头,该花毂接头具有一花毂结合端及一通过连接头的通道而插设在复合材杆体一端的固定端;及
一贯设在前述另一连接头的轴向通道内的轮圈接头,该轮圈接头具有一轮圈结合端及一通过连接头的通道而插设在复合材杆体另一端的固定端。
前述的轮圈辐条,该连接头具有一管状套设部及连结管状套设部的锥状结合部,该锥状结合部内设有一与管状套设部相连通以供花毂接头或轮圈接头贯设的容槽。
前述的轮圈辐条,该复合材杆体为碳纤复合材料杆体;较佳的是,各连接头是以紧配合方式与复合材杆体结合;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各连接头是以粘合方式与复合材杆体结合。
前述的轮圈辐条,各连接头为钢材连接头。
通过前述的轮圈辐条,本实用新型所达成的具体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该复合材杆体可视需要裁切适当长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辐条可避免现有刚性辐条规格固定,无法变更的困扰。
2、本实用新型的花毂接头与轮圈接头可微幅调整伸出或插设长度,进而使整体辐条的长度可作细部微幅调整,以达到微调与稳固结合于轮圈上的优点。
3、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材杆体为碳纤复合材料杆体,故整体重量较现有刚性辐条轻巧,故能有效降低车身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辐条的立体外观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辐条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辐条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辐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辐条局部放大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辐条 (11)复合材杆体
(12)连接头 (121)套设部
(122)结合部 (123)容槽
(13)花毂接头 (131)花毂结合端
(132)固定端 (14)轮圈接头
(141)结合端 (142)固定端
(20)连接头
(30)轮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兹进一步以如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辐条10具有一复合材杆体11,二连接头12、一花毂接头13及一轮圈接头14。
该复合材杆体11具有二端,其为碳纤材料所制,因而具有质轻坚硬等特点。
该设置在复合材杆体11两侧的连接头12,各连接头12具有一轴向通道,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中,各连接头12为锥形连接头,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该连接头12具有一管状套设部121及连结管状套设部121的锥状结合部122,该锥状结合部122内设有一与管状套设部121相连通的容槽12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头12为钢材连接头。
该花毂接头13是以紧配合方式或以粘合方式与连接头12结合。该花毂接头13是与现有的花毂接头相同,其具有一可与花毂结合的花毂结合端131,及一通过连接头12的容槽123而插设在复合材杆体11一端的固定端132。
该轮圈接头14是以紧配合方式或以粘合方式与另一连接头12结合。该轮圈接头14是与现有的轮圈接头相同,其具有一可与轮圈结合的轮圈结合端141及一通过在连接头12的容槽123而插设在复合材杆体11另一端的固定端142,该轮圈结合端141设有可与轮圈螺合的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育诗,未经陈育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7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型太阳能车等力矩电机差速器
- 下一篇:数控刻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