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式节水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7679.2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3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旺 |
主分类号: | E03D5/012 | 分类号: | E03D5/012;E03D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46702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节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具体提供一种开关式节水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器的排便下水口都装置有一个“V”型排便出口管,而这一个“V”型排便出口管的缺点有:
1、使用时耗水量大,水力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将便器冲洗干净。
2、容易被老鼠蟑螂等害虫从排便出口进入室内。
3、保洁度差,在一段时间不用的情况下,“V”型排便出口的存水会产生臭味及有寄生虫寄宿。
4、容易改造成堵塞,冲洗不干净。
5、对蹲厕来说,安装难度大而增加基层的厚度,这样造成浪费建筑材料,对坐厕来说,生产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卫生节水的开关式节水便器,适用于各种蹲便器和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关式节水便器,包括便器主体,所述便器主体前部设置有冲水入口,所述冲水入口通过入水管连接便器主体后部的入水口,所述便器主体的后部设置有控制开关装置,所述控制开关装置分别卡控所述入水口和便器主体的下水口。
控制开关装置包括开关把手,所述开关把手下端连接圆形板块和设置于入水口处的入水开关,所述圆形板块上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通过定点滑轮连接下水口处的圆柱形开关塞,所述开关塞外部设置开关塞外套,所述开关塞外套设置有排便出口。
圆柱形开关塞上设置有防漏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式节水便器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大量节约用水。现有的便器大便一次节约用水6升,小便一次约用水3升,本发明的开关式便器大便一次约用水2升,小便一次约用水1升。便器是每人每天必用的东西,假设一人一天上6次厕所,用现有的便器与发明的便器,一人一天节约用水14升水,中国城乡居民按6亿人口计算,一天就可节约用水420万吨,按2元5角/吨计算,节约水费用1050万元。
2、本实用新型只有在使用时才打开下水口出口开关,其它时间都保持封闭状态,能有效的防止老鼠、蟑螂与其他虫类从排便出口进入室内,更能有效的防止臭气回流现象。
3、能有效的长时间保持便器内的清洁度,不容易被寄生虫寄宿。
4、不容易造成堵塞情况,节约安装需要的建材,从而达到降低建筑成本,生产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开关式节水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如附图1所述,一种开关式节水便器,包括便器主体1,所述便器主体1前部设置有冲水入口2,所述冲水入口2通过入水管3连接便器主体1后部的入水口4,所述便器主体1的后部设置有控制开关装置5,所述控制开关装置5分别卡控所述入水口4和便器主体1的下水口6。
控制开关装置5包括开关把手51,所述开关把手51下端连接圆形板块52和设置于入水口4处的入水开关53,所述圆形板块52上设置有连接绳54,所述连接绳54通过定点滑轮55连接下水口6处的圆柱形开关塞56,所述开关塞56外部设置开关塞外套58,所述开关塞外套58设置有排便出口59。
圆柱形开关塞56上设置有防漏垫片57。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式节水便器使用方法如下:
当我们上完厕所后,只要用手顺方向转动开关把手51,这样固定在开关把手51上的圆形板块52也跟着向右转动,牵动连接绳54,使得接在下方的开关塞56向上滑动,从而打开排便出口59,因为便器主体1的底部瓷块部份是有一定的倾斜度,当排便出口59一打开,便物就全自动的向外排出。在此同时,冲便水也就从入水开关53口流入,经过入水管3到达便器前方,冲入便器内,将便器内的便物清洗干净。
冲洗完毕后,用手将开关把手51逆方向转动关闭,这样固定在把手的圆形板块52也会向左转动,使得在连接绳54下方的开关塞56也同时向下滑动,封闭了排便出口59,将开关把手51逆方向转动时,也把入水开关53同时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旺,未经李兴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7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