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换鞋跟的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8634.7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斌 |
主分类号: | A43B21/24 | 分类号: | A43B21/24;A43B21/42;A43B21/46;A43B21/4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9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鞋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是鞋体或鞋跟上装有可变换装置或构造的可变换鞋跟的鞋。
背景技术
人们外出工作、社交,皮鞋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女士喜欢穿高跟鞋,但在长时间走路或站立的情况下,很容易腿脚酸疼,有时候不得不带两双鞋来回更换,十分麻烦。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皮鞋鞋跟都通过粘胶或其它方式固定在鞋体上,不可随意变换,而且因鞋跟与地面摩擦,特别容易磨损,有时往往皮鞋鞋体还好鞋跟却坏了,人们不得不拿去修理,或者干脆丢弃重新再买,这样对于现代忙碌的人们来说不仅耗时、耗力还费钱,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体或鞋跟上带有可变换装置或构造的可变换鞋跟的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鞋体或鞋跟之间有可变换装置或构造,鞋跟分为1-5个部分,此处采用上、下两个鞋跟,上鞋跟位于鞋体后跟底端,下鞋跟通过可变换装置或构造与上鞋跟相连。
此可变换装置或构造可以是栓下鞋跟于上鞋跟两侧边之间的螺栓;下鞋跟上被栓的纵向位置居于偏上或偏下,横向位置居于正中,上鞋跟仅有前后或左右两侧边,下鞋跟可上下翻转变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鞋跟两侧边的外表面周围围有护片,可随意取下以便下鞋跟的变换。
此可变换装置或构造还可以是装于上鞋跟和下鞋跟前侧边外侧的合叶。
采用本实用新型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对上鞋跟和下鞋跟采取可变换连接方式,从而使人们尤其是女性可随时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调整鞋跟高低或款式,方便人们的出行、旅游和工作需要;并且当一边下鞋跟穿坏时,更换到另一边下鞋跟,不至于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重新去买鞋或者修鞋,不买新鞋的同时等于节约了一双鞋体的资源,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对于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来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护片能够遮挡可变换装置或构造,起到修饰美观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变换鞋跟的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变换鞋跟的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变换鞋跟的鞋结构如图1所示,由鞋体1、上鞋跟2和下鞋跟3组成,下鞋跟3被螺栓4栓于上鞋跟2的两侧边之间,被栓的纵向位置居于偏上或偏下,横向位置居于正中,下鞋跟3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不是同等高度,此上鞋跟2仅有前后或左右两侧边,下鞋跟3可上下翻转变换,上鞋跟2两侧边的外表面周围围有护片5,可随意取下以便下鞋跟3的变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如图2所示结构那样,其中采用了另一种可变换的装置,上鞋跟2和下鞋跟3前侧边的外侧由合叶6连接,合叶6本身便可270度转动,上鞋跟2和下鞋跟3由于合叶6的连接可以转动变成高跟或坡跟。
使用时,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要想变换鞋跟,只需取下护片5翻转下鞋跟3到另一边,就可换成另一种高度的鞋跟(为使上下鞋跟固定的更加牢固还可采取其它技术方法,此处不再做介绍)。在第二种实施例中,要想变换鞋跟,只需按图2中箭头方向转动下鞋跟3,便可使鞋跟在高跟和坡跟之间来回更换。
毫无疑问,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换装置或构造还可采用其它结构,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鞋体、鞋跟和护片的结构和形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附图的具体形状和结构,所述鞋跟可以为尖鞋跟、坡鞋跟等,所述鞋体可以为皮鞋鞋体、凉鞋鞋体、靴子鞋体等,所述护片也可采取其它方式,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斌,未经连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