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连铸异型坯火焰切割机的夹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8670.3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友梅;田应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越华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6 | 分类号: | B22D1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5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异型 火焰 切割机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坯火焰切割机,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连铸大宽度异型坯火焰切割机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坯火焰切割机是炼钢厂连续铸钢机配套的主要设备,可将矫直的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坯切割成所需的定尺长度。随着连铸技术的日益提高,根据市场需求,有些钢铁厂抓住市场需求的机遇,已经开始铸造不同规格的异型坯,特别是H型钢。
在切割过程中为了保证切割机与铸坯的同步,传统的火焰切割机的夹紧装置主要采用下压式、坐骑式、侧面直夹式、夹钳式。针对异型坯的不规则形状及规格尺寸变化大,若采用传统的下压式或坐骑式,由于H型钢的腹板薄,下压力作用在腹板上,在高温铸造后的情况下会导致腹板变形及产生缺陷,影响铸坯的质量,所以传统的下压式或坐骑式不适用于切割异型坯的火焰切割机;侧面直夹式则由于开口度小,满足不了大规格尺寸的异型坯切割;夹钳式则由于夹紧臂摆动角度大,车体底部须留有满足其活动的孔洞,使得切割机本体的下面无法设置水冷防护装置,切割机则直接受到铸坯的高温热幅射,影响切割机的使用寿命,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连铸异型坯火焰切割机的夹紧装置,可以对不规则形状及大尺寸异型坯实现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连铸异型坯火焰切割机的夹紧装置,安装在车体上,包括双头汽缸和左、右夹紧臂,双头汽缸两侧的活塞杆分别通过连杆与左、右夹紧臂的转轴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左、右夹紧臂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上臂和下臂,下臂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与上臂连接,其连接点高于所切割坯体上表面,构成环抱式三维倾斜结构。
所述下臂与上臂之间通过法兰固定;夹紧臂的上臂和下臂均设计成中空,与法兰一起形成水冷通路;下臂末端设有触坯器,所述触坯器为可拆卸式的圆棒。
因下臂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与上臂连接,其连接点高于所切割坯体上表面,形成环抱式三维倾斜结构。可以实现在夹紧臂上臂间距小于坯体宽度时下臂仍能夹紧铸坯,可在不增加车体宽度的前提下使左、右夹紧臂的开口度调节范围变大,满足大宽度异型坯的夹紧,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异型坯切割,可以节省切割机的整体空间,缩小切割机轨道之间的距离,满足异型坯连铸机的生产需求。上臂通过转轴穿过车体,使整个车体底部形成封闭,方便安装水冷防护装置,避免铸坯对切割机上装置形成直接高温热幅射,延长切割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
1、车体;2、双头汽缸;3、活塞杆;4、连杆;5、转轴;6、夹紧臂;7、上臂;8、下臂;9、铸坯;10、法兰;11、触坯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紧装置,安装在火焰切割机的车体1上,包括双头汽缸2和左、右夹紧臂6,双头汽缸2两侧的活塞杆3分别通过连杆4与左、右夹紧臂6的转轴5连接,所述连杆4与所述转轴5固定;所述左、右夹紧臂6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上臂7和下臂8,上臂7垂直于水平面,下臂8相对于上臂7有倾斜,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
所述下臂8与上臂7之间通过法兰10固定,法兰10的安装高度高于切割坯体上表面,保证上臂1与下臂8之间的拆卸方便,易于维护和修理;并且将上臂7的转轴5内部设计成中空,所述下臂8采用厚壁钢管,这样可以在上臂7、下臂8以及法兰10内部形成水冷通路。下臂8末端设有触坯器11,所述触坯器11为可拆卸式的圆棒。
当气缸活塞杆3伸出时,连杆4带动左、右夹紧臂6旋转,将铸坯9夹住;当气缸2的活塞杆3缩回至原位时,连杆4拉动左、右夹紧臂6反向旋转,将铸坯9松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越华冶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越华冶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IG焊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形成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