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8984.3 | 申请日: | 200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毅;李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毅;李一龙 |
主分类号: | A61B1/303 | 分类号: | A61B1/303;A61B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3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专用 阴道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流产以及妇科诊疗手术的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流技术一般采取药物流产和人流手术,而后者常使用的人流器械一般都是由负压吸引器、扩宫器、刮宫器等组成。近年来,由于数码电子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处理技术、专用B超技术的迅猛发展,可视人流以渐成时尚。到目前为止,可视人流手术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仍取决于可视器械的设计与制造。沈阳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于1992年获授权的(专利号为ZL9120517.8)“可窥式人流器”、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生产的“NLX内窥式流产吸引系统”、无锡贝尔森公司生产的“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和与深圳市日月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AK-GBO1可视人流/宫腔诊疗系统”分别解决了部分“可视”和图像处理、查询、统计、病案存档、诊疗报告生成/打印、局域/远程传输等综合影像功能,但由于人流镜的设计、制造难关仍未攻破,超声探头与窥器卡接固定等原因,目前还分别存在下列缺陷:1、图像的清晰度不够,2、不能很好的解决操作过程中的“血污”,现象,3、超声探头固定复杂、功能单一,满足不了现代人流/宫腔诊疗技术的医学需求,导致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视人流/妇科诊疗器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图像模糊、操作复杂、功能单一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包括探头头、探头体和探头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由探头头、探头体和探头柄组成;探头头由头体和信号窗组成;探头体由阴道壁面与器械面组成;探头柄由探头体与柄体成角组合构成。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体由与阴道壁相适应的凸弧型阴道壁面和方便诊疗操作的凹弧型器械面组成;俩弧型面在探头体两侧构成探头体翼,探头体翼的前端与探头头构成凹弧型连接,探头体翼的后端弧型回缩成翼角;收缩后的探头体后延并与探头柄构成成角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柄是由探头体的后端收缩部和柄体成角组成,并且探头柄的外侧由凹弧面构成。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外壳和信号窗的外层都是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信号窗对人体输出/接收的信号可以是超声波、多谱勒、X射线、激光、光谱、频谱、电(磁波)等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通过与相应的“可视人流/宫腔诊疗系统”连接,使医生能够清晰、准确地看到病人宫腔/卵巢、输卵管等附件/盆腔内的孕囊/节育环和/或其他生理、病理变化,从而进行影像收集、人流手术、取放节育环和其他检查与治疗,避免了人流/妇科诊疗手术时视物不清对医生造成的影响,使其能够结合临床诊断顺利完成相应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要点在于:根据人体阴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将阴道探头进行创新性的人体工学设计,使其成为探头体部既能与阴道壁的生理弧度相适应,又能利用阴道括约肌的自然回缩力达到稳定探头的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为可视人流/妇科诊疗手术提供一种影像清晰、无须专门固定的全新的关键性器械。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通过与可视人流/宫腔诊疗系统连接,使人工流产以及其他妇科诊疗手术在高清晰度的可视情况下完成,从而使可视人流/妇科诊疗手术成为一种高科技的实用技术,为计生工作、妇科疾病诊疗、普查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探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自固定专用阴道探头探头柄结构示意图。
注释:1-探头头 1.1-信号窗 1.2-头体 2-探头体 2.1-器械面
2.2-阴道壁面 2.3-体翼 2.4-体翼前端 2.5-翼角 3-探头柄
3.1-探头体后端回缩部 3.2-柄体 3.3-柄外侧凹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毅;李一龙,未经周毅;李一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