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全压高速排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9018.3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标一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式全压 高速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复合式全压高速排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阀门行业内排气阀中应用的型式很多,但是仍有很多待改进的缺陷,例如现有的单口排气阀、高速排气阀和双口排气阀,其作用都是排出管道中的气体,拿其中的高速排气阀来讲,其在工作时,主管道的气体进入排气阀后,由于空气无法托起浮球,空气绕过浮球排出,水进入阀后,浮球浮起,堵住排气口使水不外流,但堵在排气口上的浮球受到一个很大的“气托”力,其理论值等于管道内外压力差与排气阀口面积的乘积,它远大于浮球的重力,使浮球无法落入护筒并打开排气口,从而失去排气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复合式全压高速排气阀,其包括阀体、位于阀体内的浮筒及位于阀体上端的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全压高速排气阀还设有穿心空心阀杆结构。本阀采用独特的穿心空心阀杆结构,即:微量排气阀杆从空心的主空心阀杆中穿过,这样的结构可以省掉杠杆、转轴等一些复杂的机构,使产品稳定性提高,并且可以在公称压力范围内任意压力下大量排气能够使浮球打开排气口,实现有效排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稳定性高、安全可靠、排气量大,排气效果好。本阀采用液压原理驱动阀瓣排气,可在高压下大量排气,避免了一些排气阀在高压下只有小排气孔排气,管线内空气无法排净的缺陷;2防冻效果好。本阀的驱动机构只有浮球一个配件在水中,即使阀内结冰,化开后仍可高速大量排气。特别适用于大型输水管道。
主要用途是安装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大型输水管路上,来排除管线内的空气,在管线出现负压时为管线补气,可防止管线内空气聚集,减少管道断面产生水阻,影响输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全压高速排气阀的关闭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全压高速排气阀的打开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阀体 2、螺栓
3、浮筒罩 4、浮筒
5、橡胶密封垫 6、双头螺柱
7、螺母 8、密封垫锁紧螺母
9、密封垫 10、连通孔
11、六角特扁细牙螺母 12、主排气阀瓣
13、阀座 14、0型环
15、微量排气阀杆 16、排气盖
17、下导向套 18、弹簧
19、主空心阀杆 20、膜片下压板
21、膜片 22、膜片上压板
23、排气口 24、阀盖
25、阀盖导向套 26、微量排气阀座
27、第一腔室 28、第二腔室
29、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由下述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加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全压高速全压排气阀,其由阀体1、阀座13、阀盖24、阀盖导向套25、微量排气阀杆15、主空心阀杆19、微量排气阀座26、高速排气机构排气盖16、浮筒罩3、浮筒4、密封垫9、膜片下压板20、膜片21、膜片上压板22、主排气阀瓣12、弹簧18等组成。
本阀采用独特的穿心空心阀杆结构,即:微量排气阀杆15为实心体,其从空心的主空心阀杆19中穿过,这样的结构可以省掉杠杆、转轴等一些复杂的机构,使产品稳定性提高,并且可以在公称压力范围内任意压力下大量排气。
阀体1底端通过螺栓2与浮球罩3连接固定,浮球罩3置于阀体1内,浮球罩3内放置浮筒4,阀体1通过双头螺柱6及螺母7与排气盖16连接固定,排气盖16通过双头螺柱及螺母与阀盖24连接固定,阀盖24通过螺纹连接与保护盖29连接固定。
在排气盖16与阀盖24之间连接有膜片21,通过双头螺柱及螺母固定,膜片21上端连接膜片上压板22,下端连接膜片下压板20,在阀体1、排气盖16以及阀盖24中心位置设置有穿心空心阀杆结构,即:微量排气阀杆15从空心的主空心阀杆19中穿过,主空心阀杆19外设有下导向套17、以及阀盖导向套25,微量排气阀杆15置于主空心阀杆19内,其下端与浮筒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标一阀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标一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峰焊机的环回脉动产生器
- 下一篇:环保简易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