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力组件以及具有该弹力组件的滑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299.2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5/03;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朦;方 挺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龟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组件 以及 具有 滑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力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弹力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产业的高度发展,现今许多可携带式电子产品除了功能上的需求外,对于其外型具有轻、薄、短、小的可携式要求更加重视。因此滑动机构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这类电子产品的滑盖与主机本体上。以常规具有滑盖的手机为例,在滑盖未开启时,产品的体积较小,可达到接听电话或一些其它的基本功能,而当滑盖展开时,则可让操作面板显露在外,让使用者可进行其它更加复杂的功能来操作手机。
常规的滑盖机构的组件为与电子产品本体相连接的固定板、配置于固定板上的滑盖以及弹性组件。其中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滑盖连接,弹性组件用于提供支撑力,使滑盖必须受到一定外力推动才会产生滑动。
弹性组件为压缩弹簧,在使用单数压缩弹簧时,为了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将会选用线径较大的压缩弹簧,但如此将会造成整个滑盖太厚,不符合目前可携式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另外,因为弹性组件以单点接触提供支撑力,所以在推动滑盖时,会出现因用力不均匀而使滑动不顺畅的情形,并且长期使用该弹性组件也容易弹性衰退。在滑动不顺畅的情形产生时,会造成滑盖与固定板相互摩擦并产生空隙,使电子产品损坏。因此,如何缩小滑动机构的体积又使该滑动机构具有良好的滑动效果,即成为本申请人所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力组件,该弹力组件通过多个具有小线径压缩弹簧的弹性组件,减少弹力组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力组件,该弹力组件通过多弹簧配置从而提供较大的支撑力,从而延长弹力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弹力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壳套,所述中壳套内部具有两个相互对应配置的容置槽;至少四个弹性组件,置设于所述两个容置槽内;以及两个可移动片,分别容设于所述中空壳套两端并相互对应,所述两个可移动片分别与所述弹性组件相互抵接;由此,所述两个可移动片受压迫时,将会压抵所述弹性组件缩入所述中空壳套。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是提供一种具有弹力组件的滑动机构,通过配置于该滑动机构的弹力组件,用于支撑该滑动板,使其能相对于固定板产生滑动位移。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具有弹力组件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滑动板,配置于所述固定板上并可相对所述固定板进行滑动移位;以及弹力组件,配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动板之间,所述弹力组件进一步包括:中空壳套,所述中空壳套内部具有两个相互对应配置的容置槽,至少四个弹性组件,置设于所述两个容置槽内,以及两个可移动片,分别容设于所述中空壳套两端,并且相互对应,所述两个可移动片分别与所述弹性组件相互抵接,并分别与所述滑动板和所述固定板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可移动片相对于所述中空壳套做滑动移位。
本实用新型弹力组件有效地缩小了弹力组件的厚度,从而缩小了整个使用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体积。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多簧配置,使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并不高,进而降低了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力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力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力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力组件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使用状态图二;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使用状态图三。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弹力组件
11中空壳套
111容置槽 112限位片
12弹性组件
13可移动片
131定位销 132连接孔
133陷槽
20固定板
21滑槽 22第一固定孔
30滑动板
31贯穿孔 32第二固定孔
33滑轨
331贯通孔
40固定组件
5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