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疫口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366.0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8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岭;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学岭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62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3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疫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口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阻挡疾病的病菌或发生新疫情时保护防疫人员或其他人员的防疫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口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层纱布中间夹有棉花的防尘口罩,这种口罩用于外出时防止吸入灰尘,但无法防止病毒和细菌传染;另一种是医院手术所用16层以上的口罩,这种口罩由于层数较多,也存在着透气性较差的缺点,同时,这种口罩预防病毒和细菌的作用时间较短,一般只能保持2—3个小时,并且不能杀死进入口罩的病毒和细菌。现有口罩存在不足,不能很好的控制疾病的传染,特别是一些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即使带着口罩,也会通过呼吸道所带出来的病毒,污染空气,造成健康的人被感染;特别是发生新的疫情时,有些是暂时是不能被认识的,有些因地区偏僻、落后等原因而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从而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不能更好的保护疫区人员和防疫人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阻止细菌病毒或发生新疫情时有效防止疫情扩散的防疫口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疫口罩,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上的固定带,其中,所述罩体由前后两侧的纱布层和中间的吸水层组成,所述吸水层内设置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出液口位于所述吸水层内,所述输液管的加液口位于所述吸水层的任意一侧或两侧的上部。
所述输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渗漏孔。
所述输液管的加液口上还设置有堵塞。
两侧的所述纱布层各有3层或4层。
所述输液管和所述堵塞是由医用塑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使用时,可以通过注射器向输液管内注射入消毒杀菌剂,从而使口罩内形成一个杀菌、抑菌和杀灭病毒的局部环境,有效阻止病毒或细菌从呼吸道侵入或扩散,也可以在发生新疫情时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其设计主体包括罩体1、固定带2、输液管3、渗漏孔4、堵塞5、加液口6、出液口7、纱布层8和吸水层9。其中,固定带2设置在罩体1上的纱布层8上,罩体1由前后两侧的纱布层8和中间的吸水层9组成,吸水层9内设置输液管3,输液管3的出液口7位于吸水层9内,输液管3的加液口6位于吸水层9两侧的上部;输液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渗漏孔4;输液管3的加液口6上还设置有堵塞5;两侧的纱布层8各有3层纱布;输液管3和堵塞5是由医用塑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疫口罩,使用时,可以通过注射器向输液管3内注射入消毒杀菌制剂,通过渗漏孔4和出液口7进入吸水层9,使吸水层9内充满消毒杀菌制剂,可以使口罩内形成一个杀菌、抑菌和杀灭病毒的局部环境,使传染病患者、疫区人员或防疫人员等,吸入或呼出的气体均需要经过罩体1内的吸水层9,进行消毒杀菌,有效阻止病毒或细菌从呼吸道侵入或扩散,既适用于健康的人或防疫人员自我保护,又适用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使用,防止病毒、细菌的扩散,特别适用于在发生新疫情时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学岭,未经杨学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