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580.6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8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怡真;张舒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王小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镜筒与镜座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拍照设备,例如,拍照手机的镜头中,镜室与镜筒常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镜头包括镜室1和镜筒2,镜室1内设置有多个镜片3。在镜室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4;在镜筒2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内螺纹5。
在镜筒2的内螺纹5下端,还设有止挡部6。因此,当镜室1开始与镜筒2组合时,镜室1的外螺纹4下端与镜筒2的内螺纹5上端啮合,并通过旋转彼此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螺纹的啮合会产生毛边。随着螺纹的旋转和推进,毛边会逐渐移动至镜室1上端,并可能进一步移动至镜室1最上端的镜片上。这将在所拍摄的影像上留下黑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镜头易产生毛边、对镜片造成污染缺陷,提供一种镜头,不会使产生的毛边污染镜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镜头,包括:
镜室,设有第一中心孔;
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内,且所述第一中心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以及
镜筒,包括前端的筒状部分和后端的凸缘,且所述筒状部分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
其中,在靠近所述凸缘处,所述镜室内周面与所述镜筒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毛边的凹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中,所述凹处由所述镜室和所述镜筒上的两个斜面共同构成,其中一个斜面的一部分朝远离另一个斜面的方向凹进,另一部分与所述另一个斜面相互贴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中,所述凹处由一个斜面和另两个相互垂直的面共同构成,其截面为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中,所述凹处由四个平面共同构成,其截面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中,在所述内螺纹远离所述凸缘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毛边的另一凹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中,所述镜筒设有第二中心孔,在所述筒状部分前端,所述第二中心孔设有向外的倒角;所述另一凹处设有与所述倒角配合的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中,所述镜室的端面与所述凸缘贴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镜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更改了镜筒和镜室的螺纹位置,使镜筒的外螺纹与镜室的内螺纹相互啮合,并设计了容纳毛边的容纳空间,可避免污染镜片。并且,这种容纳空间的设计比较简单,不会使模具复杂而增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镜头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镜头100包括镜筒101和镜室102。镜筒101和镜室102均大致呈圆筒状。镜室102包括第一中心孔103,镜片104即嵌合于第一中心孔103内。根据镜片104的数量和直径,第一中心孔103可以是逐阶变小的阶梯状孔,其中最前端的孔径最小,而靠近镜筒101的孔径最大,以方便组装。镜片104可以是球面或者非球面镜片。
在镜室102的第一中心孔103的后端,设置有内螺纹105。该内螺纹105的小径大于第一中心孔103的其它部分的直径。镜筒101包括前端的筒状部分106和后端的凸缘107,并设有第二中心孔108。在筒状部分106的外部,设置有与内螺纹105啮合的外螺纹109。当镜筒101和镜室102组合时,镜室102的后端面与凸缘107贴合。
在内螺纹105远离凸缘107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逃毛边的第一凹处110。在镜筒101的筒状部分106前端,第二中心孔108设有向外的倒角111。第一凹处110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斜面112。当镜筒101和镜室102配合时,第一凹处110将会在内螺纹105和外螺纹109之间形成空隙,以容纳可能移动到此处的少量毛边。而倒角111与第一斜面112的配合可避免这些毛边移动到镜筒101和镜室102内部,对镜片104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二合一变压器结构
- 下一篇:墙体腻子阴角整平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