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锅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760.4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8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施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圣杰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强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用锅具,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的自控温电加热锅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中使用通过电能的转换加热(例如电磁炉、电热炉等)锅具的设备越来越多,该设备将锅具进行加热,再用于烹饪。这种将锅具与电加热装置分开的结构,不但结构复杂,使用和携带不便。而且,由于是通过电加热装置将热传递给锅具的,且目前使用的普通锅具也无法实现自动控制锅温及加热设备,从而造成能源消耗大,效率不高。并且使用时易有大量油烟产生(油烟危及人身健康、诱发多种疾病的问题,且极易烧焦食物,产生粘锅现象。锅温火候难以掌握,很难做到菜肴色泽鲜嫩、香脆可口及最佳的营养成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加热锅具,来解决上述现有电加热锅具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锅具,其不但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而且能够自动控温,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或避免烹饪时产生大量油烟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锅具,其包括有锅体,该锅体的底部形成为锅底部,其中至少该锅体的锅底部形成为电加热部,该电加热部具有内锅层和外锅层,在内锅层和外锅层之间形成中空腔,在该中空腔内分布有电加热元件,并且在该中空腔内的该电加热元件与内锅层、外锅层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热绝缘材料,所述电加热元件通过导热串接有温控开关。
这样,在电加热元件通电后,该电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绝缘材料传递给电加热部的内锅层,为锅体内的食品进行加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元件是直接设置在锅体内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并且由于该电加热元件串接有温控开关,通过该温控开关,当温度高于该温控开关的设定温度值时,温控开关断开;热量被加工食物吸收及散失后低于设定温度值时,电加热丝重新通电开始加热工作,这样能够保持锅体内的温度相对的稳定,避免或改善了锅体内因温度过高而产生油烟的情况,从而易做出菜肴色泽鲜嫩、香脆可口及最佳的营养成份,并且也不会因温度过高而使食物烧焦粘锅。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加热锅具的整个锅体都形成为电加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方式,所述电加热元件还通过导线串接有控制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加热锅具还包括有连接于锅体上的锅柄,所述的温控开关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设置于该锅柄位置,以便于进行操作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锅柄也形成为中空结构。在所述中空结构的锅柄内填充有隔热材料,以对锅柄起到隔热作用,便于烹饪操作时操作者对锅柄的握持。在该例子中,所述的电加热元件的导线端伸出于该锅柄外,并可连接于电源插头,从而通过该电源插头连接于外接电源插座,为该电加热锅具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元件为电加热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的导热绝缘材料为结晶氧化镁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温控开关可为双金属式、压力式或热敏铁氧体式温控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至少在锅体的电加热部的内锅层的外壁上形成有内螺纹部。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加热部的内锅层的内壁上也对应形成有外螺纹部。这样,内锅层内壁的外螺纹部能够增加内锅层的受热面积,阻止热量散失,加快热量传导;相对应的内锅外壁的内螺纹部具有“微气垫热缓导”作用,达到物理性不易粘,确保饭菜不焦、不粘。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并不代表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的意图。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锅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元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圣杰,未经朱圣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料机的浓缩液挤出机构
- 下一篇:拼装垫体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