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法布袋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9811.3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4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顾鸣海;孙松良;骆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C10K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美国德克萨***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袋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净化、回收流化床煤气化装置中产生的粗合成气的煤粉尘的干法布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流化床煤气化炉生产的粗合成气必须经过冷却和除尘工艺,才能进入下阶段的脱硫和脱碳工艺,生产出合格的精合成气。现有公知技术中常用湿法除尘,但此法有严重的水的二次污染和水处理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用水洗法除尘,洗出来的一次黑水经沉淀后,二次黑水还需生化处理。水洗后的黑水的生化处理设备和操作成本很高。水洗使用的板式换热器也极容易被湿的灰泥堵塞而仃车影响生产,因此要经常拆卸并使用化学试剂清洗。同时,黑水沉淀后的炭灰泥含有高水分,但湿炭泥很难在工业上再使用并作为三废必须加以处理。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和改进的粗合成气除尘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公开号CN2828056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用于高炉煤气的除尘。高炉煤气不含水汽,且含尘量小得多,但对含高量水蒸气的粗合成气相比(水汽量高达37%),布袋除尘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高炉煤气含尘量在20克/立方米左右,只有流化床煤气化炉的粗煤气含尘量的十分之一。流化床的粗合成气中水蒸汽易凝结,加上灰含量高,被认为会导致袋料的堵塞,因此一般认为布袋除尘技术不适用于含高水蒸气的粗煤气的除尘应用。
现有公知流化床燃煤工艺中另一个常见的技术问题是粗合成气除尘后收集到的粉尘回收。除尘后收集到的粉尘需要加以回收,现有常用的方法为埋刮板器机械输送技术,这是常压下的工业技术,而煤气化生成的粗煤气都是在带压下除尘,无法使用。同时由于煤飞灰常为含高碳的煤灰并憎水,也难以应用喷水除灰烟尘的出灰装置。
气力输送技术装置亦已广泛应用于干粉料(如面粉,糖粉)的输送。但对于细微的(10微米)煤粉飞灰颗粒,含水蒸汽量高,易生成糊状物的情况,一般认为不适用气力输送技术装置从粗煤气中分离的煤粉灰的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流化床煤气化装置出来的粗合成气中水蒸汽含量高、灰含量高会导致袋料的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法布袋除尘装置,使其可应用于流化床煤气化装置出来的粗合成气的净化和除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布袋除尘装置由若干个除尘单元组成,每个除尘单元包括箱体、盖板、灰斗、花格板、布袋、荒煤气支管、布袋清灰反吹气输送管和喷吹管、净煤气输出管;其中,箱体下方与灰斗相连,盖板处于箱体顶部,花格板处于单元体上部,布袋则支撑在花格板上口朝上,粗水煤气支管与粗水煤气总管相连,粗水煤气支管伸入箱体内和喷口朝下,净煤气支管与净煤气总管相连;布袋清灰反吹气输送支管与反吹气总管相连,另一端与喷吹管相连,喷吹管的喷口处于布袋口的上方,喷吹管用于布袋的清灰;其中,在布袋除尘装置箱体外部设置一个保温层,使布袋除尘器内温度保持在180℃~250℃,有效地实现了布袋除尘装置在高汽相比(水汽量比高达37%)、高含灰量(达100g/nm3)、压强为0.2-3.0MPa的工况下的除尘应用。
具有爆炸性的含煤尘气体的除尘,并用气力输送装置回收一直是在煤化学工业中难题。本实用新型使用密相气力输送煤灰系统,采用0.2-3.0MPa的加压方法下,有效地用于输送布袋除尘装置所排出的极细微(10-20微米)的煤灰的密闭回收,并在安全连续地排出系统。
采用本实用新型也减少了阀门的使用数量,尤其不需使用星型给料阀,该阀在稀相气力输送中是必须的,但其因耐压力程度经常不够而漏气喷灰。
本实用新型装置是煤炭化学工业中第一次成功使用布袋除尘工艺。使用本实用新型布袋除尘器排出来的干煤灰可直接使用于水泥制造工业和其他工业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能减少湿法工艺产生黑水的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之布袋除尘器在煤化学工业中第一次成功地安全连续处理了高水蒸气含量(水汽量比达37%)的粗合成煤气(含尘达100g/nm3)生成净合成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nm3),粉尘回收率可达99.5%。为煤制气和煤制油工业开创了一条新路。
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工业中的安全与连续生产问题,和湿法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工艺可节能5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综合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